[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属性密码的分布式跨域授权和访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376.6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壮;肖敏;刘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属性 密码 分布式 授权 访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属性密码的分布式跨域授权和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生成系统公共参数、服务供应商SPs的公/私钥对以及属性的公/私钥对、身份联盟供应商FIP的公/私钥对;
S2:数据加密:数据拥有者加密数据,并且把加密后的数据存储在服务节点SN上;
S3:用户注册和密钥生成:请求注册,身份联盟供应商FIP分配一个全局身份标识GID,并给该用户分发被签名的属性证书和全局私钥,服务供应商SPs则基于用户的属性证书给其分发相应的属性私钥,属性私钥被分为两部份,一部份发送给用户,另一部份发送给服务节点;
S4:访问数据:用户向服务节点SN提交数据访问请求,当且仅当用户的属性集满足密文中的访问结构,由用户和服务节点联合解密密文,服务节点承担部分解密计算任务,减轻终端用户的负担;
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拥有全局身份标识GID的用户向服务节点SN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并把自己的证书发给服务节点SN;
S42:服务节点SN使用身份联盟供应商FIP的公钥验证证书,并验证用户的全局身份标识GID是否属于用户撤销列表URL;
S43:若则继续以下操作;若GID∈URL,服务节点SN终止操作;
S44:服务节点SN检索用户的属性私钥UASKGID,1;
S45:服务节点SN使用用户的属性私钥预解密密文,并生成解密令牌DT;
其中S45包括如下步骤:
S451:令且I={i:ρ(i)∈RA},其中i表示矩阵M的第i行,ρ(i)表示第i行对应的属性,RA表示访问结构A对应的属性向量集合,若根据访问矩阵M,{λi}i∈I是加密指数s的有效分享,则存在恢复系数{wi∈Zp}i∈I能够重构出加密指数是首先服务节点SN获取恢复系数{wi∈Zp}i∈I;
S452:接着服务节点SN计算解密令牌DT;
S46:服务节点SN把解密令牌DT发送给用户;
S47:最后用户使用属性私钥UASKGID,2和解密令牌DT解密密文,若用户的属性满足密文中的访问结构,则用户成功解密;若不满足,则解密失败;
S5:用户属性密钥委托:只有在用户和服务节点SN两者合作的情况下,即在服务节点的控制下,上级用户能够为下级用户生成属性密钥,实现安全的秘钥委托;
所述步骤S5包括如下步骤:
S51:拥有全局身份标识GID'的下层用户向拥有全局身份标识GID的上层用户请求委托秘钥;
S52:拥有全局身份标识GID的上层用户先计算出UASKGID',2;
S53:上层用户计算密钥令牌KT;
S54:上层用户把属性密钥UASKGID',2委托给下层用户;
S55:上层用户向服务节点SN发出密钥委托请求,并把密钥令牌KT发送给服务节点SN;
S56:服务节点SN根据用户发来的密钥令牌KT,首先检测用户是否合法;
S57:如果合法,则执行密钥委托请求;如果不合法,则拒绝密钥委托请求;
S58:服务节点SN生成相应的属性密钥UASKGID',2,并存储在服务节点SN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密码的分布式跨域授权和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身份联盟供应商FIP初始化:输入安全参数,生成系统公共参数和身份联盟供应商的公/私钥对;
S12:服务供应商SPs初始化,包括:
S121:每个服务供应商SP从身份联盟供应商FIP处接收到系统公共参数和FIP的公钥;
S122:每个服务供应商SP定义属性,构建属性树并为其管理的属性生成公/私钥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3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