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244.3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飞;臧朝;李希超;孙士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6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复合型 富锂锰基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高安全性能、环境友好等优点,将成为未来电动工具、电子产品及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传统的正极材料LiCoO2成本比较高、容量低;LiNiO2由于Li+/Ni+容易发生混排,导致其可逆容量差,同时其合成条件也比较复杂,不利于工业生产。而循环稳定性较好的LiFePO4,由于其特殊的橄榄石结构,导致其电导率及锂离子扩散系数相对较差,同时其放电比容量也仅为160mAh/g。上述几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满足不了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Ni,Co,Mn)近些年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250mAh/g)、较低的生产成本、环境友好型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目前商业化正极材料LiCoO2最好的替代品。但是该材料因首次充放电氧空位的消失,导致其首次充放电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Li2MnO3绝缘相的存在降低了材料的电导率,导致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差,随充放电过程进行发生相变(由层状结构向尖晶石结构转变),从而限制了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以达到其更快地商业化。
改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优化富锂锰基正极的制备工艺、碳包覆、材料的纳米化,以及进行选择导电性优异的导电剂。如专利CN201410409799B公开了一种纳微结构的高倍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制备一种具有纳微米结构本征载流子以达到扩散路径短的优点来有效提高材料的倍率容量,同时利用微米结构表面能低、不易团聚、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以保持材料的循环性能,但其制备过程过于复杂,循环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再如专利CN103985853A涉及一种富锂锰基固溶体锂电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外层包覆一层导电聚合物来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同时该方法也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进而提高其倍率及循环稳定性能,与此同时,包覆材料还可在高电压下保护正极材料。但是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决定了锂电池在市场上的应用,因此,现有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包括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和复合导电剂,所述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磷酸铁锂的混合物,所述复合导电剂为炭黑、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混合物。
磷酸铁锂因其橄榄石型结构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将磷酸铁锂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混合,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炭黑、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混合减少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阻抗,以实现使用更少量的导电剂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之间的传输效率。通过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和复合导电剂的协同作用,能明显的提高电子传输效率,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内阻减小,改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解决了油系工艺制备的锂电池内阻大、倍率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获得上述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磷酸铁锂混合均匀制备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将炭黑、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制备复合导电剂,将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和复合导电剂置于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后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涂覆干燥后即得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上述复合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变流器系统及其除湿方法、开机方法
- 下一篇:食物料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