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8917.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美;李新荣;帅志全;刘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短 化学原料 反应时间 反应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反应釜为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且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工艺过程中压力容器,一般材质选择不锈钢材质。
反应釜在作为蒸发容器时,其蒸发的主液具有粘稠性时,反应周期长,导致工业生产效率低。
基于此,研究开发了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对反应釜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反应釜内的反应更加充分,缩短反应周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包括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反应釜主体内设有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与反应釜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真空空腔,所述反应容器内部设有蛇形盘管,蛇形盘管环绕设置在反应容器的内壁;反应容器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旋转叶片组,旋转轴的下端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与变频器连接。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端还有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均从反应容器的底部插入。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进气管插入反应容器内的位置距离反应容器底部的距离为反应容器高度的1/3—2/3。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进气管插入反应容器内的位置距离反应容器底部的距离为反应容器高度的1/5—2/5。。
优选地,所述旋转叶片组由多个旋转叶片组成,旋转叶片组的个数有多个,且旋转叶片组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应釜主体与反应容器之间设置真空空腔,利于降低反应容器中热量的散失,确保反应容器中的反应温度,增强反应容器中原料反应的沸腾度。
(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反应容器设置蛇形盘管,蛇形盘管内流通有高温气体,能够与反应容器内的反应原料液体进行充分换热,利于对反应容器内液体原料进行加热,提高沸腾度。
(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反应容器中设置旋转轴、旋转叶片,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旋转叶片高速旋转,使反应原料充分搅拌,加速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主体,2—蛇形盘管,3—真空空腔,4—旋转叶片组,5—旋转轴,6—旋转叶片,7—第一进气管,8—第二进气管,9—驱动电机,10—反应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缩短化学原料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包括反应釜主体1,反应釜主体1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反应釜主体1内设有反应容器10,反应容器10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真空空腔3,所述反应容器10内部设有蛇形盘管2,蛇形盘管2环绕设置在反应容器10的内壁;反应容器10内设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上设有旋转叶片组4,旋转轴5的下端与驱动电机9连接,驱动电机9与变频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釜主体1为进行原料反应的主要容器,而具体实现的容器为反应容器10,且在反应容器10与反应釜主体1之间设置真空空腔3,即反应容器10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之间抽真空,利于反应容器10在反应时,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反应容器内液体反应原料的蒸发进行。、
针对在反应釜中进行一些反应,如在反应主液中加入反应辅液,为了反应主液与反应辅液之间混合均匀,在反应容器内设有旋转轴5,带动安装在旋转叶片组4上快速旋转,而驱动旋转叶片组4旋转的动力为驱动电机的驱动,而旋转叶片组4中旋转叶片的旋转频率可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9、变频器、旋转叶片、旋转轴5、反应容器10等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反应容器10的底端还有第一进气管7、第二进气管8,第一进气管7、第二进气管8均从反应容器10的底部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