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科疼痛及消除骨刺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8800.3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南田;常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渭县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9/08;A61P1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33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科 疼痛 消除 骨刺 外用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骨科疼痛及消除骨刺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骨科疼痛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常见临床问题,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对骨科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急性疼痛有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仅是患者的一种痛苦感觉体验,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和社会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在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骨科疾病的基础上,尽早镇痛是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于骨科疼痛的处理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冷敷、热敷、 针灸、按摩、经皮电刺激疗法)、分散注意力、放松疗法及自我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包括1.局部外用药物:各种NSAIDs乳胶剂、膏剂、贴剂和非 NSAIDs擦剂辣椒碱等,局部外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肌筋膜炎、肌附着点炎、腔鞘炎和表浅部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2.全身用药:(1)对乙酰氨基酚,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前列腺素,产生解热镇痛作用,日剂量不超过4000mg时不良反应小, (2)NSAIDs,可分为传统非选择性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于轻、中度疼痛或重度疼痛的协同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置肛等,应用NSAIDs时,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权衡疗效和安全性因素;3.阿片类镇痛药: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的阿片类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包括可待因、曲马多、羟考酮、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时,应及时监测患者疼痛程度,以调整其剂量,避免药物依赖;4.复方镇痛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组成,以达到协同镇痛作用,目前常用的复方镇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等,在复方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不超过2000mg;5.封闭疗法: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类固醇激素注射液和局部麻醉药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如关节、筋膜等,临床应用类固醇激素主要是利用其抗炎作用,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常用皮质激素有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等;6.辅助药物:包括镇静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肌松药等。可以发现药物治疗多使用的是西药制剂,在治疗时极易因为患者痛感太强而用药过量,而西药过量就会引起肝脏损害,阿片药物使用较长时间会有较多的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及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而类固醇激素和麻药配合的封闭疗法,也避免不了激素的过量使用导致的激素依赖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简便、效果显著、安全价廉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科疼痛处理仅指对非恶性、肿瘤性的急、慢性骨骼肌肉疼痛及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的处理,不涉及对其原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此类骨科疼痛可分为三大类(1)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骨痛,(2)外科手术后残端痛,(3)关节周围软组织劳动损伤。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及重量配比:
桑枝30份,当归20份,独活15份,羌活15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花椒10份,红花20份,苍术20份,伸筋草30份,桑寄生30份。
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后凉水下药,煎煮30分钟,每日用汤药熏洗,早晚各一次,熏洗35分钟以上,汤药凉之后可以加热后继续使用,药渣以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本发明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桑枝:《本草再新》:味清苦,微寒,无毒。入肺肾经;桑头:味苦,性寒,无毒。《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膀胱三经。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羌活:味辛、苦,性温。功效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项强筋急,骨节酸疼。
荆芥:味辛,性温。《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适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姜黄。
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渭县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渭县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