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臭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8683.0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占强;黄金洪;陈浩;张静;赵志远;张乔;苟春梅;刘玉桃;彭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04 | 分类号: | D06M14/04;D06M15/285;D06M15/263;D06M11/38;D06M11/60;D06M13/4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51211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4400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纤维素纤维 混合液 共聚 纤维 配制 预处理 纤维素纤维产品 纤维生产技术 多次循环 工艺控制 共聚反应 共聚接枝 溶胀处理 市场需求 纤维表面 纤维破坏 纤维强力 纤维手感 硝酸铈铵 碱液 软水 制备 质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臭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先对纤维素纤维经过碱液的预处理,除去纤维表面油脂等杂质,同时,完成对纤维的溶胀处理;其次,注入软水,AMPS、AA加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SDS,完成共聚混合液的配制,配制方便,共聚混合液更均匀,实现工艺控制;最后,处理后的纤维素纤维与共聚混合液在硝酸铈铵的引发作用下,发生共聚反应,最终得除臭纤维素纤维产品。本发明通过采用共聚接枝方法制得除臭产品,本方法对纤维破坏很小,不会造成纤维强力降低,也不会破坏纤维手感;且除臭纤维能够多次循环使用,不会改变纤维的颜色和质感等特性,极大的满足市场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的涉及一种除臭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除了对温饱、健康的生活要求之外,对卫生、清新、环保的生活方式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日常生活中,人随时会出汗,特别是在高温不透气的环境中,常会有一些异味,即汗臭,汗臭由于分泌汗液后,汗液中的一些有机物释放出氨气、醋酸、异戊酸等。
目前,对除臭纤维也有大量的研究,并且市面上也有许多除臭面料。这些产品的除臭原理各不相同:一、在纤维纺丝时加入物理吸附材料,采用物理纺丝除去臭味;二、在纤维中加入或表面后处理增加纳米粒子或光触媒,将氨、甲醛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除臭;三、通过抑制、杀灭织物表面的细菌,防止异味的产生,并且能够与氨气、硫化氢等发生反应,达到除臭的目的;四、在面料表面通过后整理方式,利用物理和化学方式共同作用除臭。五、青岛大学于湖生课题组采用海泡石和海藻糖共混纺丝,制得的除臭纤维对氨气、异戊酸、2-壬烯醛等的除臭率都达到85%以上;六、周宏湘对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的研究显示,在阳光和可见光下光触媒纤维对氨气、甲醛、烟臭等有害气体能够有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除臭;七、东华大学李钊指出,茶纤维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不仅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良好抗菌性,并且还能与NH3、H2S等相互作用而除臭;八、陈文兴等将蚕丝纤维染色后在含铜(Ⅱ)离子溶液中固色后,纤维上的铜(Ⅱ)离子与氨气和硫化氢发生络合反应而除臭。
然而,这些除臭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共混纺丝得到的除臭纤维会造成纤维强力降低、手感不好的问题;光触媒在除臭的同时会对纤维强力造成破坏,纤维中的金属离子与氨气、硫化氢等络合后会影响纤维颜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出了一种除臭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共聚接枝方法制得除臭纤维素纤维,该方法对纤维破坏很小,不会造成纤维强力降低,也不会破坏纤维手感;且除臭纤维能够多次循环使用,不会改变纤维的颜色和质感等特性,极大的满足市场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除臭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纤维素纤维预处理
以纤维素纤维为原料,加入至反应釜Ⅰ中,再以纤维素纤维质量(kg):碱液体积(L)为1:4-1:20的配比,取碱液,并加至反应釜Ⅰ中;然后,反应釜Ⅰ内升温至60-100℃,搅拌0.5-5h;用软水洗涤混料至呈中性,脱水,得产物Ⅰ,备用;
B.共聚混合液配制
在反应釜Ⅱ内注入常温软水,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质量(kg):丙烯酸体积(L)为1:0.8-1:1.3的配比,分别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并均置于反应釜Ⅱ中,匀速搅拌至均匀,待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溶解后,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质量(kg):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kg)为1:0.02-1:0.20的配比,称取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至反应釜Ⅱ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产物Ⅱ,即共聚混合液,备用;
C.共聚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