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8152.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薛达伟;陈世昌;莫立邦;韩永隆;黄启峰;李伟铭;郭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传感器 资料储存器 气体检测装置 资料处理器 检测结果 气体传输 致动器 资料库 比对 传递 检测 | ||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含:第一气体传感器、第二气体传感器、气体传输致动器、资料储存器以及资料处理器,第一气体传感器、第二气体传感器接收气体传输致动器所输送的气体并加以检测,将检测结果传递至资料储存器,使资料处理器得以由资料储存器获得第一气体传感器、第二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资料库交叉比对,计算气体浓度。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尤指一种无需将欲测气体由待测气体中分离出来,便可测得欲测气体的气体浓度。
背景技术
气体信息为现在人非常注重的项目,但气体检测的困难度相当高,特别是常态下的气体往往皆以多种气体混合的情况下存在,所以于气体检测时,经常会受到其他气体的干扰导致测量失准或是失败的情况,而目前为避免欲测气体受其他气体干扰,会于检测前先将欲测气体分离出来,才有办法进行检测,但分离气体具有一定的困难度,并且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气体分离装置亦难以微型化,不方便携带。
所以目前都尚未有无需分离混合气体,便可准确测量欲测气体浓度的设备,针对上述缺失,本案开发一种安全、便于携带且无需分离气体,便能够准确测量欲测气体的气体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难以准确取得单一气体的检测结果的问题,本案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用以检测一受测气体包含:一致动传感器模块,包含有一第一气体传感器、一第二气体传感器以及一气体传输致动器,该第一气体传感器对于一第一气体有较佳的检测能力,,该第二气体传感器对于一第二气体有较佳的检测能力,该气体传输致动器将该受测气体导入至第一气体传感器及第二气体传感器检测;一驱动控制器,控制该第一气体传感器、该第二气体传感器及该气体传输致动器的启动及关闭;一资料储存器,具有该第一气体传感器及该第二气体传感器对该受测气体中的该第一气体成份的单一气体、该第二气体气体成份的单一气体以及混合气体的资料库;以及一资料处理器,用以计算该受测气体内的气体浓度;其中,该第一气体传感器检测该受测气体后传输一第一气体检测信息至该资料储存器,该第二气体传感器检测该受测气体后传输一第二气体检测信息至该资料储存器,该资料处理器依据该资料储存器内的资料库、该第一气体检测信息、该第二气体检测信息做交叉比对,来计算出该受测气体中该第一气体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的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的气体检测装置的方块图。
图3A为本案的气体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案的气体检测装置的作动检测示意图。
图4为本案的气体传输致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及图5B为本案的气体传输致动器的正面及背面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A及图5B所示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案的气体传输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E所示为本案的气体传输致动器作动的流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气体检测装置
1:基板
2:致动传感器模块
21:第一气体传感器
22:第二气体传感器
23:气体传输致动器
23a:排气孔
230:第一腔室
231:进气板
231a:进气孔
231b:汇流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空气污染检测手表
- 下一篇:一种下水道甲烷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