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571.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相城区望亭镇鼎尖机械设备设计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气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尤其是在表面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①由于加药量不可能绝对的合适,有小部分的重金属盐不会被絮凝或聚凝,所以还呈微小的颗粒在水中悬浮,很难克服水的浮力而沉淀下来。②一部分金属盐虽然被絮凝或聚凝,但颗粒较小、相对于水的比重差较小,向下沉淀的速度慢,在整个水流向上的影响下,在固液分离的过程中也会被悬浮在水中而被排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中的杂质不易分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包括污水进口、絮凝剂入口、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和第一隔板;所述污水进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左侧上端;所述絮凝剂入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内部中心,且其上端穿过第一桶体的顶壁与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一桶体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且与第二桶体之间通过隔板第一阻隔,并且第一隔板的上端密封阻隔,第一隔板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贯通;所述第二桶体包括高分子入口、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搅拌板;所述高分子入口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桶体的内部,且穿过第二桶体的顶壁与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二桶体的右边设置第三桶体;所述第三桶体包括排渣机、侧箱、过水口、第二隔板、电解装置和过水管;在所述第三桶体的底端设置电解装置;所述第二桶体与第三桶体之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水管的上端沿着第二桶体的侧壁延伸至第二桶体的中上部,且与第二桶体的顶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过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电解装置上;所述电解装置设置在第三桶体的底端,且与第三桶体贯通;所述排渣机设置在第三桶体的顶端;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右侧上方设置侧箱;在所述排渣机的右端且侧箱的上端设置出渣口;在所述侧箱的右侧上端设置净化出水口。
优选的是,在所述污水进口处设置流量计。
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叶的一侧向上翻折30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设置在电解装置的右端,且与电解装置的底面呈45度夹角,并且在第二隔板的顶端设置竖杆,竖杆与电解装置的底面呈90度夹角。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三桶体左侧上端的拐角处设置一斜板,封闭拐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向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加絮凝剂和高分子物质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三箱体对污水进行电解,产生微气泡,通过微气泡把水中的杂质带到水面上,接着通过排渣机把杂质刮到出渣口排出,接着净化后的水通过净化出水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桶体;11、污水入口;12、流量计;13、絮凝剂入口;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16、搅拌叶;17、第一隔板;2、第二桶体;21、高分子入口;22、第二电机;23、第二转轴;24、搅拌板;3、第三箱体;31、排渣机;32、侧箱;33、过水口;34、第二隔板;35、电解装置;36、过水管;37、出渣口;38、净化水出口;39、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相城区望亭镇鼎尖机械设备设计工作室,未经相城区望亭镇鼎尖机械设备设计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