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5414.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徐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弹起 摩托车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包括侧支架和用于安装侧支架的摩托车支架,所述摩托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侧支架的上部与第一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侧支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通过连接环与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所述顶杆靠近脚踏板与摩托车支架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顶杆的底部贯穿通孔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上部活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摩托车侧支架是脚动弹起的,也就是说侧支架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够弹起,不方便使用,而且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驾驶员一时大意,忘记了打起侧支架。可想而知,那么高的速度将是致命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性较低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包括侧支架和用于安装侧支架的摩托车支架,所述摩托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侧支架的上部与第一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侧支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摩托车支架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杆远离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摩托车支架的侧壁靠近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销轴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所述摩托车支架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通过连接环与第二销轴活动连接;
所述摩托车支架的上部靠近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脚踏板,所述顶杆靠近脚踏板与摩托车支架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顶杆的底部贯穿通孔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上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侧支架的底部设有垫板,所述侧支架的上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安装孔与第一连接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上部开设有螺孔,所述侧支架的底部与螺孔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摩托车支架上安装第二连接件,在第二连接件上安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并将第二支撑杆与侧支架的侧壁连接,同时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通过第二弹簧与摩托车支架连接,能够方便侧支架收起,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在摩托车支架上开设通孔,在通孔内插装顶杆,并将顶杆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连接,方便收缩,便于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自动弹起的摩托车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徐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徐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组合物
- 下一篇:自适应远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