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3347.7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光;顾文旭;冯涛;田澄;徐齐宇;邱振华;张凤鹏;孙宝石;牛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50 | 分类号: | E02D27/50;E02D27/5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动力 吸力式筒型基础 射流挡板 锚筒 抽水孔 出水孔 潜水泵 圆形孔 轴承柱 导管 海洋工程技术 等间隔设置 安装效率 顶面封闭 筒身外壁 下端开口 承载力 筒侧壁 吸力锚 顶面 管口 减小 抗拔 内端 内腔 竖直 土塞 正对 | ||
1.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包括顶面封闭、下端开口的锚筒(1),所述锚筒(1)的顶面设有抽水孔(2),抽水孔(2)上连接潜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锚筒(1)顶端的旋转动力筒(4);
所述旋转动力筒(4)的内腔设有轴承柱(41),轴承柱(41)上设有至少三片等间隔设置的射流挡板(42),每片射流挡板(42)相对的旋转动力筒(4)侧壁设有一圆形孔(43),圆形孔(43)的内端设有导管(44),导管(44)的管口正对射流挡板(42),旋转动力筒(4)的顶端设有一出水孔(45),出水孔(45)上连接潜水泵;
所述锚筒(1)的顶面还设有进水孔(3),锚筒(1)的内腔上端设有相互交错排列于筒心的至少两排等角度设置的倒置锥状体(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挡板(42)为叶片状,且其正对导管(44)管口的迎水流面呈凹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挡板(42)的数量是三个,射流挡板(42)以相间120度设置在轴承柱(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挡板(42)的数量是四个,射流挡板(42)以相间90度设置在轴承柱(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筒(1)的下端边缘设置成斜锯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体(46)的数量是两排或三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筒(4)和锚筒(1)的内径比是0.5-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筒(4)和锚筒(1)的高度比是0.2-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旋转下贯的吸力式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43)的内径为筒身直径的0.001,且圆形孔(43)的内径与导管(44)的内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33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萍活体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外差接收电路和信号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