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828.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邳州大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22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固定板 内固定 水泥桩 翻动轮 固定装置 缓冲装置 阵列分布 缓冲管 翻转 穿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包括上外套管、固定装置、下外套管和内固定管,所述上外套管上设有三个呈阵列分布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上设有主缓冲管,所述内固定管设置在上外套管的内侧,内固定管设有上内固定管和下内固定管,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上外套管和内固定管之间,固定装置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上外套管上,第一固定板右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穿插有限位装置,第二固定板右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板,所述下外套管和上外套管设有相同的结构。本发明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翻动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转移翻转水泥桩时可避免造成水泥桩损坏,适用不同尺寸的水泥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动轮,具体是一种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
背景技术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小型水泥桩是由水泥桩加工装置在工作车间里加工生产的。加工完成后在水泥柱进行转移时,往往直接将加工好的水泥桩从加工装置的出料口滑出并直接落入叉车上进行转移,这种叉车转移方式会对水泥桩的外壁造成破坏,现有技术中用于转移水泥桩的设备结构复杂,使用繁琐,且不能很好使用不同尺寸的水泥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泥桩转移的翻动轮,包括上外套管、固定装置、下外套管和内固定管,所述上外套管上设有三个呈阵列分布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上设有主缓冲管,主缓冲管上端设有第一限位环,主缓冲管下端设有第一限位管环,主缓冲管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端设有第一外套管,第一外套管上端穿插有第一内支撑杆,第一内支撑杆上端固定在触头上,触头和隔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支撑杆上,隔板下端固定有第二外套管,第二外套管下端穿插有第二内支撑杆,第二内支撑杆下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和隔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支撑杆上,所述内固定管设置在上外套管的内侧,内固定管设有上内固定管和下内固定管,上内固定管外侧连接缓冲装置,上内固定管内设置有两个关于中心面对称的弧形限位板,弧形限位板上关心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紧固装置,紧固装置上设有螺纹管,螺纹管穿插固定在上内固定管上,螺纹管内部穿插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设有螺帽,螺纹杆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弧形限位板上,下内固定管和上内固定管设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上外套管和内固定管之间,固定装置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上外套管上,第一固定板右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穿插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上设有螺栓,螺栓上套设有螺母,第二固定板右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固定在上内固定管上,所述下外套管设置在上外套管的下侧,下外套管和上外套管设有相同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设置在主缓冲管内部上端三分之一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头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固定在第一内支撑杆上,支撑柱上端设有弧形凸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和触头的宽度都设置大于主缓冲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固定管设置有双层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限位板内部设有橡胶内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外套管和上外套管闭合构成一个套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邳州大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邳州大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8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