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粮机吸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497.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会平;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鑫龙粮油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0 | 分类号: | B65G6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粮机吸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粮机吸粮装置,涉及收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吸粮箱体和安装在吸粮箱体顶端的吸粮管,吸粮箱体的下侧面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卡球槽,卡球槽内设置有滚珠,吸粮箱体的下侧面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孔;吸粮箱体的上侧面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和下侧面之间设置有扒粮机构;扒粮机构包括转动杆和扒粮叶片,转动杆的一端与吸粮箱体的侧面活动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吸粮箱体的另一侧面外侧。本发明通过在收粮机吸粮装置的内部设置扒粮机构、扇形滤芯和通孔以改变现有吸粮机工作效率低,粮食收集的强度不够和不能够去除粮食内的部分灰尘的问题,保证了粮食的收集效率,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收粮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粮机吸粮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每年在粮食收割的季节,都会有许多的人力或机械投入到粮食的收获之中,以保证粮食的质量和产量。粮食在收获之后,需要经晾晒以去除其内水分,保证粮食的干燥,便于粮食进行储存;但对于大面积晾晒的粮食进行收集入袋是一个大工程,且如若遇到阴雨天气,其人力收集的效率有可能会导致粮食遭受雨淋,进而导致粮食发芽发霉。因此针对此情况人们常采用收粮机对晾晒的粮食进行收粮。
目前,市场上的收粮机有螺旋输送式收粮机和负压式收粮机,但前者不能够有效的将地面上晾晒的进行收集干净,且当晾晒的粮食比较薄时,问题尤其明显;后者负压式收粮机的吸粮装置工作效率低,对粮食收集的工作强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有效的去除粮食内的灰尘,因此有待研究一种收粮机的吸粮装置以改变现有收粮机吸粮装置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粮机吸粮装置,通过在收粮机吸粮装置的内部设置扒粮机构、扇形滤芯和通孔,解决了现有吸粮机工作效率低,粮食收集的强度不够和不能够去除粮食内的部分灰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收粮机吸粮装置,包括吸粮箱体和安装在吸粮箱体顶端的吸粮管,所述吸粮箱体的下侧面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卡球槽,所述卡球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吸粮箱体的下侧面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比粮食的直径大2-3mm;所述吸粮箱体的上侧面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下侧面之间设置有扒粮机构;所述扒粮机构包括转动杆和扒粮叶片,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吸粮箱体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吸粮箱体的另一侧面外侧,位于所述吸粮箱体内的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扒粮叶片,相邻两所述扒粮叶片之间扣接有扇形滤芯;位于所述吸粮箱体侧面外侧的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吸粮箱体的顶部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球槽的体积为四分之三的球形腔体,所述滚珠五分之三的体积位于所述卡球槽内,所述卡球槽的直径比所述滚珠的直径大3-4mm。
进一步地,所述粮食为小麦或玉米或大豆或高粱。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带采用V型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吸粮管采用圆形波纹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吸粮箱体的弧形板和下侧面之间设置扒粮机构,来对粮食进行扒拉,加强吸粮箱体对粮食的吸粮效果;且扒粮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负压集中在吸粮箱体的吸粮口,提高了收粮机吸粮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收粮强度。
2、本发明通过在扒粮机构的相邻扒粮叶片之间扣接扇形滤芯,能够有效的将掺杂在粮食内的灰尘进行收集,提高粮食的质量,且扇形滤芯可拆卸,清洗比较方便。
3、本发明吸粮箱体的下侧面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孔,经吸粮箱体吸粮后,遗漏并进入到下侧面下面的少量粮食颗粒能够经通孔进入到吸粮箱体的内部,提高了收粮机吸粮装置收粮的干净程度,避免了粮食的浪费,减轻了人的劳动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鑫龙粮油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鑫龙粮油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