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1320.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燊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7/06;C08K13/06;C08K9/00;C08K7/10;C08K3/34;C08K3/36;C08K3/38;C08K3/26;C08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氧离子 小粒径 基础材料 电离 制作 负离子发生 发泡工艺 净化空气 生活空间 氧原子 干法 发泡 震荡 面料 合成 加工 应用 | ||
1.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应用在PVC材料发泡过程中的基础材料
将含水硅酸镁在80℃下进行低温烘焙,烘培时间不低于24h,使其彻底干燥变为深褐色;
将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提纯,先将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与酸按照25:1比例进行活化,得到纯净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然后在100℃以上的环境下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时间不少于48h,使其成为清灰色,材料待用;
将以上经过处理过的含水硅酸镁、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和非晶形二氧化硅按照35:17:10的重量比例充分混合粉碎,粉碎的颗粒1500目以上;
步骤二,合成负离子发生源TMIC
将托玛琳石、稀土和电气石依次按照55:35:13的重量比例投入加温炉,升温至500℃,持续烘烤8h以上,祛除有机杂质并使其脱硫软化,经研磨机研磨至2000目以上,形成直径为1.6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促使空间点群成为R3m系,R3m永久带电体,使氧原子带上一个或多个电荷,从而形成小粒径负氧离子;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基础材料和步骤二得到的TMIC根据发泡工艺进行加工
干发泡:将基础材料和TMIC按照2:7的比例充分混合,与聚氨基甲酸酯在真空池中进行冷却发泡成型,发泡时间不低于10h,然后经过皮革震荡拉软设备做成成品皮质片料;
或湿发泡:将基础材料和TMIC按照2:11的比例充分混合,与聚氨基甲酸酯在真空池中进行冷却发泡成型,发泡时间不低于5h,然后经过皮革震荡拉软设备做成成品皮质片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水硅酸镁的硬度为1.5、密度为2.0g/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采用干发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材料和TMIC按照2:7/100KG的比例充分混合,并加热到100℃以上,混合加热后的材料二次经过搅拌机搅拌均匀,加入抗静电剂2KG及碳酸钙10KG和石英粉,然后继续升温到200℃,添加5Kg的稳定剂和阻燃剂,与1000Kg的聚氨基甲酸酯在真空池中进行冷却发泡成型,发泡时间不低于10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采用湿发泡:将基础材料和TMIC按照2:11/10KG的比例充分混合,与50KG表阻剂二次搅拌,加入抗静电剂2KG及碳酸钙5KG和石英粉,然后继续升温到200℃,添加5Kg的稳定剂和阻燃剂,与500Kg的聚氨基甲酸酯在真空池中进行冷却发泡成型,发泡时间不低于5h。
5.一种产生小粒径负氧离子的PVC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燊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燊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3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