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光膜和亮光膜共存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860.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意;夏俊峰;魏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塑新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88 | 分类号: | B31B70/88;B32B2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产业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工序 熟化室 印刷膜 熟化 制袋 固化 复合程序 包装袋 亮光膜 消光膜 复合 印刷 成品入库 防伪能力 品牌形象 宣传效果 镀铝PET 复合膜 基材膜 放入 制造 送入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光膜和亮光膜共存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原材料:(2)印刷程序,通过印刷工序将基材膜产出印刷膜,然后将印刷好的印刷膜放入熟化室进行固化,固化时间为12小时,熟化室温度为52°C;(3)复合程序,复合工序包括第一复合程序和第二复合工序。第一复合工序将固化后的印刷膜与镀铝PET膜进行第一次复合,熟化后将第一复合膜与CPP膜进行第二次复合,复合后将其送入熟化室进行熟化32小时;(4)制袋程序,将熟化后的产品通过制袋工序进行制袋,将成品入库。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防伪能力及很好的品牌形象宣传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光膜和亮光膜共存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多用塑料包装袋,但是传统的包装袋放置于货架上由于相互之间的区别较小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效果,不能突出产品包装的特点及品牌形象,且包装袋的防伪效果较差,容易造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光膜和亮光膜共存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光膜和亮光膜共存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原材料,原材料包括BOPP基材膜、镀铝PET膜、CPP膜、油漆、消光油和胶水;
(2)印刷程序,通过印刷程序将基材膜的一面刷上油漆,另一面刷上消光油得到具有消光与亮光兼有的印刷膜,然后将印刷膜放入熟化室进行固化;
(3)复合程序,复合程序包括将熟化后的印刷膜进行两次复合,第一次复合是用熟化后的印刷膜与镀铝PET膜进行第一次复合,形成第一复合膜,然后将第一复合膜进行熟化;熟化后将第一复合膜与CPP膜进行第二次复合,形成第二复合膜,将第二复合膜送入熟化室进行熟化得到熟化后的产品;
(4)制袋程序,将熟化后的产品通过制袋工序进行制袋,产出成品,将成品入库。
进一步的,印刷程序通过印刷机完成,复合程序通过干式复合机或无溶剂复合机完成。
进一步的,印刷程序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材膜按照印刷设备上的材料走向图穿好;(2)检查印刷设备,保证其符合开机要求;(3)设置好印刷组合并确定自动对版机的套色方式,根据印刷色序装好印版,上墨并调整递墨辊与印版间的位置,上好刮刀,并依次调整各色刮刀;(4)打开各色烘箱的热、冷风装置,调整好收、放卷张力控制;(5)检查每卷基材膜表面张力:BOPP基材膜≧38达因;(6)开机打样,使印版套印准确,并确认打样样品符合质量要求;(7)印刷完成后将印刷膜放入熟化室进行固化,固化时间为10~15小时,固化温度为50~55℃。
进一步的,复合程序包括如下步骤:(1)检查复合机,保证其正常工作;(2)按照复合机上的线路图将印刷膜穿好;(3)检查风箱温度,胶辊压力;(4)将固化后的印刷膜与CPP膜进行复合,形成第一复合膜,将第一复合膜在熟化室进行熟化;熟化温度50~55℃,熟化时间为30~35小时。(5)将熟化后的第一复合膜与CPP膜进行第二次复合,将第二复合膜在熟化室进行熟化;熟化温度50~55℃,熟化时间为30~35小时。
进一步的,制袋程序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过熟化后的第二复合膜安装在制袋设备上;(2)按照制袋设备上的走料示意图穿膜,将薄膜穿过各个传递辊,并用手牵引到收卷轴位置;(3)安装切刀并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确认制袋方式,设定参数,确认开机便可,完成制袋工序。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采用了亮光膜与消光膜共存的印刷方式,在包装袋的产品标识部位可以用亮光膜,其他部位采用消光膜,在视觉效果上有明暗的对比,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解决了现在市场上需求的防伪效果好又能起到很好的品牌形象宣传效果,从而以更新颖的方式,让现在的塑料包装市场有更多的种类,让人们有更好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塑新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塑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袋制袋机及其旋转上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蜂窝板压折痕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