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759.5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辉;董伊蓉;曹金良;程金润;王振亚;葛翔;夏高强;孙乾宇;唐明斌;徐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K28/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汗液 防酒驾系统 酒精检测 红外线 酒精浓度检测模块 发动机控制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 中央控制单元 汗液传感器 驾驶员手部 有效地控制 驾驶行为 汽车安全 显示模块 语音模块 解酒 酒驾 酒精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酒精浓度检测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解酒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还采用了汗液传感器检测驾驶员手部汗液的酒精含量,操作简便,精度高。本发明从根本上杜绝了酒驾行为,能够有效地控制醉酒人员的驾驶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的酒后驾车的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检测呼气酒精浓度,一是检测人体的血液酒精浓度。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是检测驾驶人员呼气中酒精含量的仪器。使用检测时,要求被测者口含吹管呼气,如果被测者深吸气后以中等力度呼气达3秒钟以上,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关系为:血液酒精浓度=呼气酒精浓度×2 200。当涉嫌醉酒或者对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存在异议的,则抽血检测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判断是否存在酒驾行为。
呼气式酒精检测由于检测仪器差异大准确度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其检测结论易引起驾驶者的质疑和投诉,且该方法存在卫生差,成本高等问题。血液酒精检测由于交通执法者在现场无法完成现场抽血,需将当事人送至就近医院抽取血液,路上消耗的时间将使当事人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与执法现场时的酒精浓度不同,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方便性。我国警方
交通执法时一般先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有嫌疑的驾驶人再进行抽血检测,加上酒精检测的时效性,二次检测极可能存在检测结果的不一致问题。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现场执法时间与抽取血液时间之间的血液酒精浓度的推算关系。采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作前期判断,而后期采用血液抽样作出最终判断的通行做法,但这些做法无法真正杜绝酒驾问题,同时也给检测带来了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正真杜绝酒驾并且检测过程复杂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的防酒醉驾驶系统缺少对驾车过程中驾驶员的测试,可靠性差,测试后的处理方式单一的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红外线与汗液酒精检测的车载防酒驾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还包括酒精浓度检测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解酒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酒精浓度检测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解酒模块、语音模块和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所述述酒精浓度检测模块设在汽车方向盘上,酒精浓度检测模块包括微处理器、红外线酒精传感器、汗液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电路;红外线酒精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用于储存酒精浓度阈值的数据储存单元、用于通过红外线酒精传感器判定驾驶员手部血液中酒精浓度的红外线检测酒精浓度判定单元、用于通过汗液传感器判定驾驶员手部汗液中酒精浓度的汗液检测酒精浓度判定单元、用于实现酒精浓度检测模块的微处理器与中央控制单元的数据信息传输的第三信息交互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红外线酒精传感器、汗液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的控制单元
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汽车起动机的电磁开关、节气门控制单元以及双闪灯开关电连接;汽车发动机不能自己起动,它必须靠外力带动曲轴来帮助起动,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用来接通和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控制起动机驱动齿轮与发动机的啮合与分离。节气门开度是指发动机节气门的开启角度,汽车发动机节气门由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来操控,以改变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交通用夜间紧急驻车便于观测的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下车按钮保护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