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件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0324.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152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清洗 装置 | ||
本专利公开了铸造件清洗装置,具体涉及铸造件清洗领域。铸造件清洗装置,箱体内设有第一传送带、清洗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清洗机构包括盛物板、楔框和清洗箱,盛物板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箱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箱体内设有气缸,楔框上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与箱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楔框设有夹持部,盛物板与楔框之间固定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一端设有棘轮和限位板,第二转轴上设有棘爪;清洗箱设有软管,软管上包覆有抵杆,抵杆与清洗箱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抵杆上设有第一清洗盘,第一清洗盘与楔框之间设有纱网。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铸造件上杂物无法清洗的问题,可用于铸造件的清洗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件清洗领域,特别涉及铸造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铸件在加工制作完成后,铸件外表面及内腔表面上经常会附着油污,铸件内腔表面上通常还会附着有残砂等杂物,因而在铸件加工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清洗,避免残砂、油污等污染物影响铸件品质。在传统的铸件清洗工艺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清洗的方式来清洗铸件表面上的残砂、油污等杂物;但人工手动清洗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而且清洗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公告号:CN10404771B)公开了一种铸件清洗系统,包括上端开口的清洗箱体(1),铰接在清洗箱体上端口的箱盖(8),通过竖直轴杆(2)可转动的设置在清洗箱体内、用于放置铸件的清洗转盘(10),用于储存清洗液的脱脂槽(12a),漂洗槽及防锈槽(12d);竖直轴杆(2)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清洗箱体底面中部,且竖直轴杆的下端穿过清洗箱体底面、位于清洗箱体下方,清洗箱体外还设有用于驱动竖直轴杆转动的驱动执行装置;箱盖(8)内设有上水路管道(9),上水路管道上设有若干喷口朝下的喷头;脱脂槽,漂洗槽及防锈槽分别通过水路管道与上水路管道相连通,且各水路管道上分别设有水泵及进水开关阀门;清洗箱体底部设有排水出口(6);清洗箱体位于脱脂槽,漂洗槽及防锈槽的上方,脱脂槽,漂洗槽及防锈槽的顶面上分别设有回流口(124),排水出口通过回流管道与各回流口相连通,回流管道包括与排水出口相连通的主回流管(71)及与各回流口一一对应,并连通各回流口与主回流管的支路回流管(72),且各支路回流管上还设有回流控制阀门。
上述方案通过将铸件放置在清洗转盘上,然后通过上水路管道将脱脂槽、漂洗槽及防锈槽中的清洗液导入喷头中喷出,对铸件进行清洗,虽然省去了人工手动清洗时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的问题,但仅通过清洗液将铸件表面的油污、残砂等杂物进行溶解,并通过清洗液将其带走,同样无法将一些粘附性强的杂物清洗掉,清洗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铸造件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件上粘附性强的杂物难以清洗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铸造件清洗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一传送带、清洗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盛物板、两个能将盛物板上方包覆的楔框和位于楔框上方的清洗箱,所述盛物板下端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与箱体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盛物板正下方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楔框对称设置在盛物板两侧,每个所述楔框上均设有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与箱体内壁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楔框上还设有能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盛物板与楔框之间固定有与盛物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设在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棘轮,且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设有多个限位板,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能限制棘轮顺时针转动的棘爪;所述清洗箱与箱体顶部之间设有加液管,所述清洗箱下端联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上包覆有抵杆,所述抵杆与清洗箱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抵杆上还设有第一清洗盘,所述第一清洗盘与楔框之间设有纱网。
基础方案的原理:本装置运行时,将铸造件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然后开启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铸造件运送至清洗机构,然后通过限位板被放置在盛物板上,由于限位板上连接的是棘轮和棘爪,所以铸造件不可反向通过限位板,实现了对铸造件的反向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