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209.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管体 下管体 右侧壁 左侧壁 底端 地下管廊 管状本体 装配式 运输和安装 城市建筑 附属装置 固定螺母 固定螺栓 密封效果 施工成本 施工难度 插口端 插入端 下凸端 增厚部 封条 上凹 上凸 下凹 | ||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方便对管状本体进行运输和安装,减少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并且可以防止管状本体间由于应力和温度的影响而开裂的情况,提高密封效果;同时方便对其内部的管线进行安装,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插入端和插口端,上管体左侧壁底端左侧和右侧壁底端右侧均设置有上凸端,上管体左侧壁底端右侧和右侧壁底端左侧均设置有上凹端,下管体左侧壁顶端左侧和右侧壁顶端右侧均设置有下凹端,下管体左侧壁顶端右侧和右侧壁顶端左侧均设置有下凸端,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内侧设置有增厚部,还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和密封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下管廊又称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其在的城市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入端和插口端,管状本体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与管状本体轴向平行的安装孔,管状本体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挂环;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使用时,通过挂环吊装管状本体,将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入端插入至另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口端,将多组管状本体连接,将四组钢绞线分别穿过多组管状本体四个角的安装孔,将多组管状本体连接固定,最后通过混凝土浇灌将相邻管状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使用中发现,由于单组管状本体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给管状本体的运输、吊装和插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地下环境较复杂,管状本体之间容易受应力和温度的影响使管状本体的连接处开裂,导致密封效果较差;同时管廊内一般都安装有各种管线或管道,由于是在地下有限空间内安装,其中的供水和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大口径预制管,运输和安装的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对管状本体进行运输和安装,减少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并且可以防止管状本体间由于应力和温度的影响而开裂的情况,提高密封效果;同时方便对其内部的管线进行安装,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装配式地下管廊。
本发明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入端和插口端;所述管状本体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左侧壁底端左侧和右侧壁底端右侧均设置有上凸端,上管体左侧壁底端右侧和右侧壁底端左侧均设置有上凹端,所述下管体左侧壁顶端左侧和右侧壁顶端右侧均设置有下凹端,下管体左侧壁顶端右侧和右侧壁顶端左侧均设置有下凸端,并且两组上凹端和两组上凸端分别与两组下凸端和下凹端相匹配;所述上管体内侧顶部的左前端、左后端、右前端、右后端和下管体内侧底部的左前端、左后端、右前端、右后端均设置有增厚部,并在增厚部设置有与管状本体轴向平行的安装孔;所述下凹端和下凸端的顶端均设置有密封条;还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一组管状本体前端的安装孔和另一组管状本体后端相对位置的安装孔后与固定螺母螺装配和。
本发明的装配式地下管廊,所述上管体左侧壁右端的底部和右侧壁左端底部均设置有上固定耳,所述下管体左侧壁右端的顶部和右侧壁左端的顶部军设置下固定耳,并且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上均设置有垂直的固定孔,所述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上的固定孔上下对应。
本发明的装配式地下管廊,所述增厚部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发明的装配式地下管廊,所述上管体、上凹端、上凸端和上管体的插入端、插口端、增厚部为钢筋框架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下管体、下凹端、下凸端和下管体的插入端、插口端、增厚部为钢筋框架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为浇筑时插入上管体和下管体内部的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