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611.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超;郑洪伟;李岗;段绍书;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6;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6432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树脂 废液 聚四氟乙烯液 废液处理装置 生产过程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固液分离设备 反应釜清洗 废液收集槽 固体收集 过滤装置 环保问题 环保压力 回收利用 凝聚造粒 直接排放 漂浮物 收集槽 输送泵 过滤 降级 残留 排放 销售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提供一种处理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凝聚造粒后及反应釜清洗产生的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掉废液中的漂浮物,然后进入废液收集槽,收集槽内废液通过输送泵至废液处理装置,在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再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分离,液体直接排放,固体收集干燥。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聚四氟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的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树脂废液的排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聚四氟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压力,保证了正常生产的同时,将废液中残留的聚四氟乙烯树脂,重新回收利用,并降级为次级产品进行销售,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价值,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浓度聚四氟乙烯乳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分散法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是将聚合反应结束后的聚合液,在凝聚桶或类似的设备中,通过盐析的方法,将聚四氟乙烯树脂凝聚造粒,干燥后作为后续加工的原材料。在分散法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聚合釜清洗及聚合液凝聚后的液体中都残留了1~3%的聚四氟乙烯树脂,该液体呈白色浑浊状,COD在60~200mg/L,而且残留的聚四氟乙烯树脂会伴随着液体的流动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逐渐从液体中破乳析出,不能被环境所降解,所以该液体不经过处理,按照现有的排放标准是无法达标排放的。
现有技术中未有相关处理技术,此低浓度的聚四氟乙烯树脂也可以作为生产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原料,本发明在生产成本及处理能力上,都比前者更具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的处理方法及其配套装置。该方法比将该部分液体用于其它生产工艺的处理方法更加效率节能,只需要增加简单的处理装置就可以实现,处理效果好且工艺流程短。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出应用于该处理方法的搅拌桶。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将凝聚造粒后及反应釜清洗产生的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掉废液中的漂浮物,然后进入废液收集槽,收集槽内废液通过输送泵至废液处理装置,在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再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分离,液体直接排放,固体收集干燥。
其中,在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内加入盐析剂,所述盐析剂为碱金属的盐,盐析剂加入量占所述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质量的1~3%,在转速为220-300rpm条件下搅拌至液面上有白色漂浮物析出。
所述盐析剂可以是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且不限于此。
优选地,对于体积为2.0m3的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所述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中聚四氟乙烯树脂含量为0.8~3%。
其中,所述固液分离设备为圆振筛;固体干燥的温度160~200℃、时间24~32小时。
一种搅拌桶,用于处理低浓度聚四氟乙烯液,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有四层桨叶,所述桨叶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0~50度。按照搅拌时桨叶的迎水面的上沿在前、下沿在后设置。
其中,所述搅拌桶为体积为2.5~3.5m3的圆柱桶体,上置搅拌装置,驱动搅拌装置的为变频电机,电机输出转速在200~300rpm之间。
所述搅拌桶的内壁上设置4个垂直于水平面的挡板,挡板高度为桶体直径的3~9%本搅拌桶不设置夹套。
其中,搅拌装置上的四层桨叶间距为25-30cm,桨叶连接搅拌轴的一端宽、远离搅拌轴的一端窄,桨叶的窄端宽度为10-12cm、宽端宽度为15-18cm,桨叶直径90-10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