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有药瓶功能的注射药瓶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447.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载;李虎载 | 申请(专利权)人: | JC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药瓶 功能 注射 输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有药瓶功能的药剂容器的输液器,包括:排放口,设置于输液袋容器的出口;以及注入口,设置于输液袋容器的入口,注入口包括:注射针部,在注射针架朝垂直上部设置有注射针,注射针架熔接于输液袋容器的入口;内盖,结合于注射针部的注射针架,在内部容纳注射针,并具备密封膜,下降时注射针穿刺密封膜;外盖,与内盖同轴上下移动,在内部倒置容纳注射药瓶;以及密封圈座,以能够垂直移动的方式结合于内盖的密封膜的上部,下部以密封地结合注射药瓶的入口盖和密封膜,在中央容纳具有垂直通孔的密封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有药瓶功能的注射药瓶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韩国专利第10-0569223号的发明,其结构包括:可塑性容器,设置有与药剂容器连通的连接部件,在另一端具有用于排放药液的排放部件;连通针,与连接部件相连接,穿刺容纳药剂容器的保护用盖的药剂容器和盖子被插入至使药剂容器液连通至输液的连接部件,保护用盖是结合固定盖和移动盖而成,存在组装困难,构成要素复杂,密封性差的问题。
作为其他的技术方式,韩国专利授权第10-1640159号公开了在溶解液容器的入口结合溶解液盖,在溶解液盖的内部设置疏通部件,在疏通部件与溶解液盖的上部设置药剂容器,穿通疏通部件的穿刺针经由疏通部件通过针插入部将药剂容器内的药供应至溶解液容器的技术,该技术虽有双方向注射针穿刺溶解液容器和药剂容器的优点,但是,存在零件数多、难以确保密封性的问题。
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455090号公报公开了使用于输液袋的盖子,韩国公开专利10-2006-0123372号公报、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478043号公报、韩国专利授权10-0569223号公报公开了在输液器结合药瓶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存在是因药瓶结合在输液容器的外部的结构,所以,保管性差、包装困难、不注意受到冲击时药瓶内的药液被混合而难以使用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有药瓶功能的注射药瓶的输液器,该输液器是在输液袋容器的入口形成注入口,在出口部位形成出口,在注入口的下部固定垂直突出的注射针,注射针与输液容器连通,在固定注射针的注射针架上结合在中央部具备密封膜的内盖,在内盖的密封膜的上部设置垂直移动的密封圈座,在密封圈座设置与注射药瓶的入口盖密封的密封圈,容纳密封圈的密封圈座与注射药瓶容纳于与内盖螺丝结合的外盖,分离提供垂直空间来使外盖从固定位置下降的C形夹子,然后使外盖下降,则密封圈座和注射药瓶与外盖一起垂直下降的同时使密封膜下降,从而注射针穿刺密封膜使注射液自动与输液容器内的内容物混合,从而,不仅卫生,而且使用方便且安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有药瓶功能的注射药瓶的输液器,该输液器是在输液袋容器的入口形成注入口,在出口部位形成出口,在注入口的下部固定垂直突出的注射针,注射针与输液容器连通,在固定注射针的注射针架上结合在中央部具备密封膜的内盖,在内盖的密封膜的上部设置垂直移动的密封圈座,在密封圈座设置与注射药瓶的入口盖密封的密封圈,容纳密封圈的密封圈座与注射药瓶容纳于与内盖螺丝结合的外盖,分离提供垂直空间来使外盖从固定位置下降的C形夹子,然后使外盖如螺丝结合旋转下降到被露出的垂直空间内,则密封圈座和注射药瓶与外盖一起垂直下降的同时使密封膜下降,则位于下部的注射针穿刺密封膜使注射液自动与输液容器内的内容物混合,从而,向注射药瓶穿刺注射针时,使用者无需另外操作注射针,即使新手也能使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有药瓶功能的注射药瓶的输液器,该输液器,在输液袋容器的入口固定注射针,在将支撑注射针的注射针架上结合边框被熔接的内盖,在内盖设置包裹注射针的密封膜来使注射针与外部分离,从而完全切断外部细菌的渗透,
在密封膜的上部结合密封圈座来密封注射药瓶,从而完全密封注射药瓶的周围,
在使用前,C形夹子使外盖保持预定高度,从而,防止密封膜被注射针破损,从而,具有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C技术株式会社,未经JC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