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体强化对流换热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444.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际辉;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强化 对流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流体强化对流换热实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体强化气体对流换热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热量的交换无处不在,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都会产生热耗散,耗散热量如不能快速导出并散掉,就会影响元器件的工作寿命,甚至造成设备烧毁、系统停止等严重故障。一般元器件会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与之贴合的热沉,热沉再主要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流体,流体流动将热量带走,实现散热过程。只有当元器件的发热量和热沉的散热量达到平衡时,元器件才能维持稳定的工作温度。目前热沉的材质一般为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导热系数较高;而当流体流速较慢时,热沉与周围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较低。并且,由于流体自身的粘度,受粘性力的作用,在热沉表面会形成平均流速很低的流体层,称之为边界层。边界层中主要依靠热传导传热,而流体的导热系数普遍远远低于金属固体。因此,热沉与流体间的换热较差,是制约热沉散热能力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常用泵或风机对流体加速,但这种方式内含高速运动部件,会带来噪音污染,提高了系统功耗,增大了系统体积,更主要是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维护成本。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的电流体强化对流换热技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强化换热手段,该方式无运动部件,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大大提高;只是目前对该技术的实验研究还不成熟,尚不足以系统化地指导电流体强化对流换热的仿真计算和产品设计。
公开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流体强化气体对流换热实验系统,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流体强化对流换热实验系统,包括:实验件子系统,用于对热沉的对流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包括:热沉,由基座和翅片组成;为金属或石墨材质,基座上有多个翅片,翅片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预定夹角;热源,其一面通过界面导热材料与所述热沉的基座贴合,另一面用保温材料包覆和周围流体绝热;电极,设置于热沉的翅片间隙中,与热沉不接触,且与热沉的相对距离可变;电源子系统,包括:高压电源,其输出端与电极相连,返回端通与热沉相连,用于在电极和热沉之间形成电场;以及测量子系统,包括温度测量装置和流体速度场测量装置,用于实验件子系统的温度场及流体的速度场进行测量,从而对对流换热系数随各参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其中,参与对流换热的流体是常态下不导电且高电压下可电离的气体或液体。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验件子系统还包括:支撑臂,竖直固定在水平台上,与水平台成直角;所述支撑臂上加工有水平长条孔和圆孔;所述热沉固定在支撑臂上,可沿着支撑臂上的水平长条孔水平移动,使得电极距离相邻两翅片的距离不同;滑轨,通过圆孔垂直固定在支撑臂上,滑块安装在滑轨上,可沿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电极与滑块相连,置于热沉的翅片间隙中,随滑块的滑动而移动,并且电极与热沉不接触;所述的翅片间隙内均根据需要放置多个电极,不同电极之间也不接触;通过滑块的滑动,可改变电极与翅片的距离和/或间隙内的多个电极之间的相互距离;所述热沉的移动和电极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使热沉与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所述电源子系统还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用于给热源供电,使热源以一定功率发热,并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给热沉;通过改变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调整实验中热源的发热功率;所述测量子系统包括:多根热电偶,所述热电偶头部检测端测量热沉和热源表面上多个测点的温度,用以获得热源和热沉各处测点的温度,包括:热源表面、基座表面和翅片表面的测点,所述热电偶尾部导线接入温度巡检仪,信号传递并记录到温度巡检仪,并将实时温度值显示在温度巡检仪的显示屏上;红外热成像仪,镜头对向热沉表面,和热沉不接触,用以测量热沉表面的温度场;粒子成像测速系统,对向翅片间隙,通过向翅片间隙内发射示踪粒子并对示踪粒子拍照,并将翅片间隙内流体的速度场显示在计算机上。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沉与电极之间的距离在0.1mm到200mm之间;所述的翅片间隙内的多个电极,任意两个电极间距离在0.1mm到200mm之间。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沉的翅片数量在2到100之间;每个翅片间隙内电极的数量在0到10之间。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沉的翅片之间夹角在0到180°之间。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翅片和基座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铆接、粘接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电点火具为动力源的无人机发射筒
- 下一篇:一种机场地勤扶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