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8038.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23/08;C08L53/02;C08L9/06;C08L25/12;C08L29/04;C08L67/04;C08K13/04;C08K3/32;C08K5/526;C08K5/521;C08K5/5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冲击 高阻燃 抗冲击改性剂 耐冲击性能 阻燃性能 阻燃剂 高分子材料技术 材料通过 电子行业 汽车行业 增强填料 相容剂 阻燃 应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及其产品。所述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包括组分:PC/ABS50‑80份;阻燃剂4‑40份;增强填料5‑45份;抗冲击改性剂0.5‑20份;相容剂0.1‑5份。本发明的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通过在PC/ABS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及抗冲击改性剂与其他组分相配合,能够大幅提高PC/ABS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缺口冲击强度能够达到8KJ/m2以上,且阻燃性能达到UL‑94 0.8mm V‑0等级,从而使PC/ABS材料耐冲击性能好,且阻燃效果优异,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对耐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要求高的产品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在性能上可以互补,不仅耐热性、机械性能优于ABS,且加工性能比PC好,因此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行业中。
然而,PC/ABS材料本身的阻燃性能达不到一些产品的防火要求,尤其是添加一些填料后,会明显降低材料的分子量,导致阻燃性能下降,若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后则会导致PC/ABS的耐冲击性能下降,由此以来,会严重限制PC/ABS材料在高要求产品的应用。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C/ABS材料高阻燃性与高冲击性能不能兼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以得到阻燃效果优异,且耐冲击性能好的PC/ABS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可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氮磷系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复配。
可选地,所述阻燃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4-40%,所述阻燃剂中氮的质量分数为0-20%。
可选地,所述磷系阻燃剂为磷酸铵盐、聚磷酸铵、有机磷盐、膦酸酯、亚磷酸酯、磷酸酯类、鏻盐类或磷杂环;所述氮系阻燃剂为单氰胺、双氰胺、三聚氰胺或胍盐;所述氮磷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多磷酸盐、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或磷酸盐;所述无机阻燃剂为红磷、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膨胀性石墨。
可选地,所述增强材料为硫酸钡、碳酸钙、滑石粉、二氧化硅、玻璃微珠、蒙脱土及云母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苯乙烯-氢化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相容剂为聚乙烯醇、聚己内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还包括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润滑剂、分散剂及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其为经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高阻燃高冲击PC/ABS材料,通过在PC/ABS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及抗冲击改性剂与其他组分相配合,能够大幅提高PC/ABS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缺口冲击强度能够达到8KJ/m2以上,且阻燃性能达到UL-940.8mm V-0等级,从而使PC/ABS材料耐冲击性能好,且阻燃效果优异,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对耐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要求高的产品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