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形H型钢框架节能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8025.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秦桂娟;董天泽;刘金升;汪青杰;徐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框架 节能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墙体,尤其是涉及一种T形H型钢框架节能墙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钢材生产、构件制作、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有利因素,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尚缺乏与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围护体系研究,作为围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墙体材料的改革和构造技术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钢结构外墙应是轻质材料组成的非承重结构,钢结构外墙应具备质轻、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耐冻、耐老化、耐候和环保等性能,外墙在与钢结构主体连接时应保证可靠,以满足抗震设防层间变形的需要和结构延性的需要。
然而目前适于钢结构的墙板较少,有些墙板保温性能较差,或是安装复杂,另外有些墙板整体性较差,影响了结构的整体受力,还有些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性能较差,容易脱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T形H型钢框架节能墙体,能够有效地解决装配式节能墙体的整体协同性能,提高节能性能,显著提高抗震性能,并大幅降低连接件数量,简化施工,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形H型钢框架节能墙体,包括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内墙板(2)、H型钢(3)、连接螺杆(4)、固定板(5)、固定螺栓(6)、槽钢(7);
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和H型钢(3)相互交替,在其中两块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之间的H型钢(3)的内表面,槽钢(7)与H型钢(3)焊接,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内墙板(2)与槽钢(7)连接,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内墙板(2)构成T形H型钢框架节能墙体;
在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两端分别为H型钢(3),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内层卡销(1-7)、梯形销头(1-8)均插入H型钢(3)的翼缘之间,且内层卡销(1-7)的厚度与H型钢(3)的翼缘的间距相等;
内层卡销(1-7)外侧的H型钢(3)的翼缘与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外卡口(1-9)相契合,内层卡销(1-7)内侧的H型钢(3)的翼缘与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内卡槽(1-10)相契合;内层卡销(1-7)、梯形销头 (1-8)与H型钢(3)之间采用结构胶黏结在一起;
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每个外接缝小卡槽(1-12)对应的位置上,两个竖直分布的连接螺杆(4)一端与H型钢(3)焊接,另一端伸出外接缝小卡槽(1-12),连接螺杆(4)两侧的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的外接缝小卡槽(1-12)内设置一整块的固定板(5),固定螺栓(6)与连接螺杆(4)连接,将固定板(5)固定,固定板(5)将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固定在H型钢(3)上;连接螺杆(4)两侧的外层保温护板(1-11)采用结构胶黏结在一起;
槽钢(7)的腰与两块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之间的H型钢(3)的外露的翼缘板焊接,槽钢(7)的两条腿与两块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垂直且外伸,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内墙板(2)的一端端部卡销(2-5)、梯形销头 (2-6)插入槽钢(7),另一端端部插入远端的H型钢(3),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内墙板(2)与H型钢(3)和槽钢(7)均分别采用结构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H型钢框架结构专用节能墙板(1)包括外保护层(1-1)、内保护层(1-2)、中间纵肋(1-3)、横肋(1-4)、耐碱玻纤网格布(1-5)、无热桥拉结件(1-6)、内层卡销(1-7)、梯形销头 (1-8)、外卡口(1-9)、内卡槽(1-10)、外层保温护板(1-11)、外接缝小卡槽(1-12)、标准保温板(1-13)、接缝保温板(1-14);
墙内有两排保温层,每层保温层均有多块标准保温板(1-13)构成,在外层的保温板的两端分别为接缝保温板(1-14),接缝保温板(1-14)的左右宽度为标准保温板(1-13)宽度的一半;标准保温板(1-13)之间、标准保温板(1-13)和接缝保温板(1-14)之间为横肋(1-4);外层保温板间的横肋(1-4)与内层保温板间的横肋(1-4)均相互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