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保湿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7914.8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辉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92;A61K8/73;A61K8/66;A61Q19/00;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湿水 美白 天然植物提取物 加速血液循环 天然保湿因子 超氧岐化酶 天然柠檬酸 棕榈酸乙基 苯氧乙醇 磷酸酯钾 去离子水 透明质酸 抗菌剂 芦荟胶 月桂醇 重量份 白薇 基底 己酯 炼乳 木果 皮肤 补充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8‑22份;去离子水10‑15份;透明质酸3‑7份;棕榈酸乙基己酯1.5‑3.5份;超氧岐化酶10‑20份;月桂醇磷酸酯钾3‑8份;天然柠檬酸1‑13份;苯氧乙醇抗菌剂2‑16份;白薇5‑18份;芦荟胶5‑18份,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基础,结合多种天然保湿因子,深入皮肤基底,达到补充水分、加速血液循环的效果,使面色光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美白保湿水。
背景技术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大部分组成的。表皮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部分,而且是与化妆品有着最深关系的部分。表皮厚度仅为0.2mm,是由角质细胞重叠起来构成的。从皮肤的内侧看,表皮又可分为基底层、有刺层、颗粒层以及角质层。皮肤的新陈代谢是通过基底层的角质细胞不断地分裂,大约是28天周期为一个回合。角质层具有保湿水分的机能和防止皮肤内部水分挥发以及外界异物浸入的屏障机能,角质层的天然保湿因子、细胞间脂质、玻尿酸的大量减少,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粗糙、脱皮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市面上普通乳液的效果往往比较浅层,不能满足肌肤深层保湿的需求。
现有的一些保湿乳液,质地过分油腻,影响了皮肤的正常呼吸,虽然达到了保湿滋润的效果,但也常会引起皮肤油脂分泌不平衡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美白保湿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湿产品存在的上述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8-22份;去离子水10-15份;透明质酸3-7份;棕榈酸乙基己酯1.5-3.5份;超氧岐化酶10-20份;月桂醇磷酸酯钾3-8份;天然柠檬酸1-13份;苯氧乙醇抗菌剂2-16份;白薇5-18份;芦荟胶5-18份。
进一步的,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10份;去离子水15份;透明质酸7份;棕榈酸乙基己酯3.5份;超氧岐化酶20份;月桂醇磷酸酯钾8份;天然柠檬酸6.5份;苯氧乙醇抗菌剂10份;白薇10份;芦荟胶10份。
进一步的,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20份;去离子水15份;透明质酸5份;棕榈酸乙基己酯2份;超氧岐化酶15份;月桂醇磷酸酯钾5份;天然柠檬酸5份;苯氧乙醇抗菌剂10份;白薇8份;芦荟胶15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保湿水,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基础,结合多种天然保湿因子,深入皮肤基底,达到补充水分、加速血液循环的效果,使面色光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10份;去离子水15份;透明质酸7份;棕榈酸乙基己酯3.5份;超氧岐化酶20份;月桂醇磷酸酯钾8份;天然柠檬酸6.5份;苯氧乙醇抗菌剂10份;白薇10份;芦荟胶10份。
实施例2
一种美白保湿水,它由如下重量份组成:精炼乳木果油20份;去离子水15份;透明质酸5份;棕榈酸乙基己酯2份;超氧岐化酶15份;月桂醇磷酸酯钾5份;天然柠檬酸5份;苯氧乙醇抗菌剂10份;白薇8份;芦荟胶15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辉,未经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