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705.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英;刘强;刘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H02K7/116;H02K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能量 捕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
背景技术
在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洋中贮藏了大量以潮汐、海水温差、海流以及波浪等形式存在的能量资源;其中,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分布区域广等优点,若开发得当,能有效减缓当前能源危机的压力。
目前,波浪能发电装置主要有三种:振荡水柱式、振荡浮子式和越浪式。在《振荡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作者:石晶鑫,发表期刊:船舶,第24卷第6期,发表时间:2013年12月) 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振荡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该装置通过浮筒的上下运动来吸收波浪能,之后将波浪能转换为浮筒的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最后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装置将液压能转换为电能;然而,该装置只能在振荡浮子上升或者下降时单方向吸收波浪能,整个波浪周期中,只有二分之一的波浪能被转换吸收,波浪吸收效率低;且该装置吸收波浪能的部件与发电部件是隔分开的,中间过程需要液压设备和各种控制线路连接,结构复杂,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解决了波浪能发电装置吸收波浪能效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设置有水平摆,水平摆上竖直设置有水平摆主轴,水平摆主轴通过凸缘联轴器连接有齿轮增速箱,齿轮增速箱通过弹性套联轴器连接有发电机。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外箱体的内侧壁上呈上下水平固接有水平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齿轮增速箱固接在第一肋板上,发电机固接在第二肋板上。
水平摆上水平设置有长向摆轴,长向摆轴上设置有质量块,质量块底部安装有滑轮,滑轮和水平摆和水平板相接触。
齿轮增速箱中竖直设置有齿轮增速箱输入轴、齿轮增速箱中间轴和齿轮增速箱输出轴,齿轮增速箱输入轴与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架连接,一级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轴与齿轮增速箱中间轴连接,齿轮增速箱中间轴与二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架连接,二级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轴与齿轮增速箱输出轴连接,一级行星轮系内设置有三个行星轮,二级行星轮系内设置有四个行星轮。
发电机的底部与外箱体底部之间有间隙。
外箱体的底部外设置有外箱下端盖,外箱体的顶部外设置有外箱上端盖,外箱上端盖和外箱下端盖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箱体上,所述外箱上端盖和外箱下端盖内圈使用O型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波浪能量捕获器,采用机械传动,结构简单紧凑,造价远低于液压传动装置,且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质,环保安全;
(2)本发明波浪能量捕获器,采用封闭结构,将捕能装置、传递装置、发电装置都封闭在圆柱形桶内,能有效的避免海水对发电装置的腐蚀、破坏,延长能量捕获器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波浪能量捕获器,将发电机置于波浪能量捕获器箱体的最低端,箱体的底端是浸泡在海水中的,因此发电机切割磁感线发生感应电流造成的热量可以通过传递给箱体被流到的海水及时带走,能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中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中外箱体的B-B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的A-A向视图。
图中,1.外箱体,2.质量块,3.水平摆,4.水平板,5.水平摆主轴, 6.凸缘联轴器,7.齿轮增速箱输入轴,8.一级行星轮系,9.第一肋板, 10.齿轮增速箱,11.齿轮增速箱中间轴,12.二级行星轮系,13.齿轮增速箱输出轴,14.弹性套联轴器,15.发电机,16.外箱下端盖,17.外箱上端盖,18.第二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波浪能量捕获器,如图1所示,包括密封的外箱体1,外箱体1中呈上下水平设置有水平板4、第一肋板9和第二肋板18,如图2及图3所示,外箱体1的内侧壁上呈上下水平固接有水平板4、第一肋板9和第二肋板18,齿轮增速箱10固接在第一肋板9上,发电机15固接在第二肋板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