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光片贴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314.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尹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仕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光 片贴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光片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偏光片贴片装置在对玻璃进行贴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辅助人工对玻璃及偏光片进行定位操作。现有技术的操作方式会出现较大的贴片误差,贴膜质量不佳,且现有技术的偏光片贴膜装置的防尘效果不佳,常常在偏光片粘贴的过程中出现偏光片被污染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偏光片贴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偏光片贴附装置,包括机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玻璃放置平台及偏光片放置平台,还包括吸附部及贴膜部,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头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所述贴膜部包括定位组件及贴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Y轴方向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所述吸附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所述吸附头组件沿X轴、Y轴、Z轴方向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偏光片对位相机模组、玻璃对位相机模组,所述贴膜组件包括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贴附头组件上的贴膜气缸、连接在所述贴膜气缸头部的贴膜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头组件包括吸附头,所述吸附头包括一多孔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为氧化锆微孔板,所述吸附头为自动调压吸附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三驱动组件均包括有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均设置有柔性拖链。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锆微孔板上的微孔成阵列排布其微孔大小为1~20μm。
进一步的,所述贴膜组件还包括一滚轮支架及一背压滚轮,所述滚轮支架与所述贴膜滚轮连接,所述背压滚轮及所述贴膜滚轮水平堆叠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偏光片相机对位模组及所述玻璃对位相机模组均包括两摄像头及一伺服电机,两所述摄像头均有所述伺服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偏光片贴附装置还包括一撕膜部和一除静电离子风棒,所述撕膜部包括一撕膜滚轮及一撕膜抓手,所述撕膜滚轮由一升降气缸进行驱动,所述撕膜抓手由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偏光片贴附装置,包括机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玻璃放置平台及偏光片放置平台,还包括吸附部及贴膜部,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头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所述贴膜部包括定位组件及贴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Y轴方向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所述吸附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所述吸附头组件沿X轴、Y轴、Z轴方向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偏光片对位相机模组、玻璃对位相机模组,所述贴膜组件包括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贴附头组件上的贴膜气缸、连接在所述贴膜气缸头部的贴膜滚轮。
本装置中的吸附头中的吸附板为氧化锆烧结微孔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均匀排列设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大小为1~20μm。本贴附板对偏光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均匀的吸附附着在其表面上的偏光片,这样在使用本贴附头给玻璃贴片时能使得偏光片均匀受力。传统的贴附板上的微孔为列状排列分布,相邻两列微孔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在对偏光片进行吸附时在两列微孔之间会形成真空空白区,这样在对偏光片吸附贴片时偏光片会由于受力不均而造成扭曲。
本装置中的偏光片吸附头的吸力大小可调,这样偏光片在被吸附贴片的过程中会相对于所述吸附板进行滑动,以随时调整贴附角度。
本装置中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均采用直线电机进行驱动,相较于传统的伺服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杆+直线导轨的驱动方式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的优点。传统的伺服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杆+直线导轨的驱动方式容易产生累计误差,驱动精度低。
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均采用柔性拖链的方式进行连接,能保持偏光片的清洁,提高产品的良率;传统的拖链在传送单元高速移动的过程中,节与节之间,线缆/气管与拖链之间都存在频繁摩擦,容易导致线缆/气管磨损,而且产生很多粉尘异物,对产品良率赵成很大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仕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仕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引导装置用光栅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谐振层的空芯反谐振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