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278.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板 缓冲弹簧组 调节架 固定座 装配式 地下管廊 上固定板 下固定板 上支座 滚珠轴承 缓冲效果 上固定块 下固定块 支座顶端 螺纹杆 螺纹管 下支座 增强管 仓槽 底端 管廊 底座 微调 热气 燃气 水资源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管廊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底座、左预制板、右预制板、上预制板、固定座和管道;固定座包括下支座、下缓冲弹簧组、下固定板、上支座、上缓冲弹簧组和上固定板,下缓冲弹簧组设置在下支座顶端,上固定板底端和下固定板顶端均设置有U形仓槽;还包括多组第一调节架、多组第二调节架和顶板,顶板设置在上支座顶端;第一调节架包括第一上固定块、第一下固定块、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和第一滚珠轴承;其可方便对管道进行安装;同时能根据管道尺寸对固定座大小进行微调,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且增强管廊的缓冲效果,减轻燃气、热气或水资源在通过管道时产生的声音,对周围环境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管廊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下管廊是一种在城市地下建造的隧道空间,以便对电力、通讯、燃气、供热或给排水等工程管线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辅助装置,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地下管廊包括底座、左预制板、右预制板、上预制板、固定座和管道,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右两侧,上预制板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顶端连接,固定座设置在底座底端,管道设置在固定座内;这种地下管廊使用时只需通过将管道安装在固定座内,并通过管道对资源进行输送即可;这种地下管廊使用时发现固定座为环形卡箍状,从而导致管道在安装时较为麻烦;并且固定座大小固定,不能根据管道尺寸对其进行微调,适应能力较差,使用局限性较高;且燃气、热气或水资源在通过管道时会带动管道进行震动,造成较大噪音,影响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对管道进行安装;同时能根据管道尺寸对固定座大小进行微调,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且增强管廊的缓冲效果,减轻燃气、热气或水资源在通过管道时产生的声音,对周围环境进行保护的装配式地下管廊。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底座、左预制板、右预制板、上预制板、固定座和管道,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右两侧,上预制板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预制板和右预制板顶端连接;固定座包括下支座、下缓冲弹簧组、下固定板、上支座、上缓冲弹簧组和上固定板,所述下缓冲弹簧组设置在下支座顶端,上缓冲弹簧组设置在上支座底端,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下缓冲弹簧组顶端,上固定板设置在上缓冲弹簧组底端,所述上固定板底端和下固定板顶端均设置有U形仓槽,且上侧U形仓槽和下侧U形仓槽分别与管道顶端和底端接触;还包括多组第一调节架、多组第二调节架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上支座顶端,顶板底端左侧从前到后设置有多组第一上固定槽,顶板底端右侧从前到后设置有多组第二上固定槽,所述底座顶端左侧从前到后设置有多组第一下固定槽,底座顶端右侧从前到后设置有多组第二下固定槽,所述多组第一调节架顶端和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第一上固定槽和多组第一下固定槽内,多组第二调节架顶端和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第二上固定槽和多组第二下固定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架包括第一上固定块、第一下固定块、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和第一滚珠轴承,第二调节架包括第二上固定块、第二下固定块、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管和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一下固定块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滚珠轴承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所述第一螺纹管底端插入至第一滚珠轴承内,第一螺纹杆底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一螺纹管顶端内部,且第一螺纹杆顶端与第一上固定块底端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块顶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滚珠轴承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所述第二螺纹管底端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内,第二螺纹杆底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二螺纹管顶端内部,且第二螺纹杆顶端与第二上固定块底端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所述第一上固定块外侧壁与第一上固定槽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二上固定块外侧壁与第二上固定槽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下固定块外侧壁与第一下固定槽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二下固定块外侧壁与第二下固定槽内侧壁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扶壁肋桩式桩板挡土墙
- 下一篇:大型地下高压变电站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