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244.8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洪卫星;吴宇杰;李利军;陈婷;许海燕;熊蕲涛;陈俊;李家伟;江雪琴;高夕砚;胡静;于海燕;陈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基础设施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 施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建筑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与广泛流通,作为建筑信息化推行的重要工具与产物,建筑 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成为“互联网+”建筑行业必 不可少的工具,其实现方式也决定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互联网+”的社会经济效益。
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互联网+”发展缓慢,建设单位、设计单 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不 能快速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解决 了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 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基础设施建筑中设置数个传感器、数个摄像头和数个 数据采集器,建立中心服务器,所有数据采集器均采集与其邻近的传 感器和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将该实时数据传送给中心服务器,中心 服务器记录所有传感器和所有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创建历史数据库;
步骤2:在中心服务器中建立B/S架构,提供WEB页面;
步骤3:在中心服务器中,按照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结构建立1:1 的虚拟立体模型,并按照所有传感器的实际位置,在虚拟立体模型中 插入所有的传感器模型;
步骤5:在中心服务器中创建构件树,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根据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地理位置对基础设施建筑的虚 拟立体模型进行分段;
步骤B:对每段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建立管理文件夹, 并标定每一个管理文件夹的名称;
步骤C:在每段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对应的管理文件夹 中创建构件类型列表;构件类型列表包括构成该基础设施建筑的所有 构件;所述构件包括该段基础设施建筑中的所有传感器、所有采集器、 所有摄像头、所有管道和所有管道架;
步骤D:为构件类型列表中的每一个构件创建属性列表;
步骤6:为构件树建立搜索引擎,在WEB页面中提供搜索选项;
步骤7:在中心服务器中创建飞行漫游模式,在基础设施建筑的 虚拟立体模型中加入飞行漫游视角,并在WEB页面上提供飞行漫游查 看窗口;
步骤8:根据飞行漫游视角的位置,查找周边构件的属性列表, 并在WEB页面上显示该构件的属性信息和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信息, 如果飞行漫游视角的位置存在摄像头,则在WEB页面上实时显示该摄 像头拍摄的实际画面。
所述传感器包括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裂缝传感器、位移计 传感器、倾角计传感器、腐蚀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和 灭火器支架。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设有微动开关,用于检测灭火器支架上是否放 置有灭火器。
在执行步骤3时,在中心服务器中建立所有模型的模型库,模型 库中存放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和所有传感器模型。
在执行步骤B时,每一个管理文件夹的名称均按照基础设施建筑 所在地的地理名称标定。
所述属性列表包括构件全局ID、构件名称、构件类型、建筑楼层、 源文件名称、机械属性、系统分类、系统类型、系统名称、系统缩写、 管段数据、直径、连接类型、粗糙度、材质和规格类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解决综合基 础设施建筑项目的管理信息化,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达到 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在基础设施建筑中设置数个传感器、数个摄像头和数个 数据采集器,建立中心服务器,所有数据采集器均采集与其邻近的传 感器和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将该实时数据传送给中心服务器,中心 服务器记录所有传感器和所有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创建历史数据库;
步骤2:在中心服务器中建立B/S架构,提供WEB页面;
步骤3:在中心服务器中,按照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结构建立1:1 的虚拟立体模型,并按照所有传感器的实际位置,在虚拟立体模型中 插入所有的传感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