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354.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蕾;李新国;郭峰;万书波;杨莎;耿耘;孟静静;张正;高华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79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栽培 试验 盆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
背景技术
花生是一种地下结果的作物,且其地下部果针和果实具有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尢其是荚果发育所需的钙,约90%靠果壳直接从土壤吸收,研究花生地下部果针和果实的养分吸收规律对指导花生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花生地下部果针和果实的养分吸收规律的前提就是在不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将花生的根和果实的分隔。专利号为201310676943.1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花生果根分离的实验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花生果根分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容器本体和设置在容器本体上对应开口端的底面上的播种管;所述容器本体开口端位于容器本体上部,所述播种管两端开口,采用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已知柱状结构。”此专利在使用时需要定期向土壤内添加营养液,但是由于播种管上开口较小加注营养液非常不方便,且不小心会使播种管内外土壤被不同的营养液污染;播种管内放取土壤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根果分离效果好、水肥分隔效果好的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包括外盆和锥形的内盆,所述内盆下部与外盆底部密封连接,内盆上部设一供植株长出的开口,外盆底部与内盆位置处设有一可拆卸的底板,底板面积小于内盆底部的面积;所述外盆侧壁上设有一外盆营养液加注槽,外盆营养液加注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外盆内腔联通的加注孔;所述内盆上部设有内盆营养液加注腔,内盆营养液加注腔内下部设有加注孔,内盆营养液加注腔外壁上设有一加注管;所述内盆上部开口处采用可拆卸结构安装有一附加接头,附加接头上设有一柔性的收口膜,收口膜上部开口小于内盆上部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圆形,且与外盆底部采用螺纹连接,底板上设有气孔,气孔连通大气和内盆的内腔。
_进一步地,所述外盆营养液加注槽包括设于外盆外侧圆周上的槽壁Ⅰ,槽壁Ⅰ和外盆侧壁形成槽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附加接头包括与内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一压环,压环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座上,压环与连接座配合将收口膜的下边缘挤压固定于两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膜由下往上内经逐渐变小,且收口膜的上边缘高出外盆的上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膜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壁厚由下向上逐渐减小。
使用时,将栽培盆倒立拆下底板对内盆进行填土,然后将地板安装回位,用手堵住内盆的上口将栽培盆翻转,向外盆内填土,填土完成后将花生种子种到内盆上端开口内,通过加注管和外盆营养液加注槽分别向内盆和外盆内加注营养或水肥;待花生长出幼苗后并到达一定高度,将附加接头套过幼苗并与内盆上端连接;随着花生苗长大收口膜与植株下部紧密贴合,底板上的气孔为内盆提供空气。植株开花后,房柄向下进入外盆的土壤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在锥形内盆上口设置收口膜,收口膜与植株下部贴合效果好,能更好的对花生栽培实验进行根果分离;由于单独设置各自的水肥添加结构,在栽培过程中添加水肥时不易对内外盆土壤造成污染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加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内盆,2、外盆,3、底板,4、外盆营养液加注槽,5、加注孔,6、内盆营养液加注腔,7、加注管,8、附加接头,9、收口膜,10、气孔,11、槽壁Ⅰ,12、连接座,13、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