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5349.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1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蕾;万书波;郭峰;李新国;张正;杨莎;耿耘;孟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研究 间作 植物 根系 吸收 影响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培养箱的基座,所述培养箱内通过主隔板分隔为根系分隔培养区和对照组培养区,所述根系分隔培养区设有与主隔板平行的副隔板,副隔板将根系分隔培养区分割为两部分;所述基座内设有推举装置,所述培养箱至少一侧的侧板为可拆卸结构,推举装置能将培养箱的一侧推起使培养箱向可拆卸侧板侧倾斜。本发明在培养箱内设置主隔板和副隔板,将实验作物进行分割,实验完毕后可以将培养箱一侧顶起方便的进行换土操作,分隔效果好,使实验数据更准确,相比原来在实验田里进行根系分隔大大减少了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
例如,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间作可以缓解豆科作物生物固氮的“氮阻遏”作用。在豆科/禾本科间套作体系中,禾本科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较多的氮素,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浓度。间作一方面使非豆科作物获得充分的氮素营养,增产显著;另一方面,土壤氮素浓度的降低,促进了豆科作物的结瘤固氮,实现了禾本科和豆科作物在氮素利用上的生态位分离,降低种间竞争,获得较高产。此外,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在磷素利用上也有互相补充作用,花生和玉米间作能显著改善了花生因缺铁引起的黄化症状。
间作系统内养分高效利用优势是通过根系分泌物活化土壤中的P、Fe、Zn、Cu等养分,供给与其间套作的根系活化养分能力较弱的作物,或者固定N素养分供给与其间套作的作物。对间作体系养分吸收的研究大多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根系分隔装置。目前,间作体系实验方法是将实验组的根系在田中进行分隔,分割装置一般是尼龙网分隔和塑料薄膜分隔,需要在田中下挖1米以上进行布置,操作繁琐,工作量大,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隔效果好的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培养箱的基座,所述培养箱内通过主隔板分隔为根系分隔培养区和对照组培养区,所述根系分隔培养区设有与主隔板平行的副隔板,副隔板将根系分隔培养区分割为两部分;所述基座内设有推举装置,所述培养箱至少一侧的侧板为可拆卸结构,推举装置能将培养箱的一侧推起使培养箱向可拆卸侧板侧倾斜。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将间作实验作物在培养箱内进行种植培养,采用主隔板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作物分割,采用副隔板将实验组的作物根系进行分隔;间作实验结束后一侧的侧板拆开后推举装置将培养箱的另一侧推起,取出主隔板和副隔板将培养箱内的土从拆下的侧板处卸出,操作方便,快捷,。
改进地,所述培养箱两端的内壁设有若干个隔板固定位,隔板固定位包括两个固定于培养箱内壁上的固定条,两个固定条之间以及培养箱的内壁形成一固定槽,固定槽的底部设有一弧形的凹陷,主隔板和副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柔性的侧边密封条,主隔板或副隔板的两侧分别插入培养箱两端内壁上的两个固定槽内固定,侧边密封条压入固定槽底部的凹陷内。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将主隔板或副隔板沿着固定槽插入固定,拆卸比较方便;主隔板和副隔板的两侧及底边设置侧边密封条,固定槽底部设置凹陷,侧边密封条和凹陷接触密封配合后可以防止水肥等通过主隔板副隔板两侧的缝隙渗漏,达到更好的分隔效果。
改进地,所述隔板固定位的两根固定条的外侧均向两者中间倾斜,横截面呈“八”字形。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减小主隔板或副隔板与固定条的接触面积,减少沿固定槽插入时的摩擦力和泥土进入固定槽后对插入动作的阻滞,同时能能增强隔板固定位的固定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房外墙面立体绿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阳台绿植种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