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与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4768.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迟春;戴亮;胡昊;王雨;梁国立;苏俊光;荣光宇;王博宇;赵建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02;G01N3/20;G01N3/24;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杆 试验 套筒 传力杆插入装置 水泥混凝土路面 层间剪切强度 长期使用性能 弯曲弹性模量 腐蚀 硅胶密封条 测试 腐蚀环境 腐蚀机理 腐蚀溶液 恒温养护 耐久性能 全面评估 实际工况 液压锁 抗弯 注满 养护 测量 微观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与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PVC管套筒、液压锁以及硅胶密封条。本发明试验方法将FRP传力杆插入装置的PVC管套筒中,注满腐蚀溶液模拟腐蚀环境,恒温养护,测量养护前后FRP传力杆的质量、层间剪切强度、抗弯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的变化,判断FRP传力杆的耐久性能。本发明从微观角度观察FRP传力杆破坏过程,有利于探究FRP传力杆腐蚀机理,全面评估FRP传力杆实际工况下的长期腐蚀状态,为减少FRP传力杆腐蚀、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提供科学的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与试验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的传力杆普遍是钢质传力杆,但是大量的道路实践资料表明,钢制传力杆存在一定缺陷。使用多年后的钢质传力杆由于雨水、氯化物等侵入容易锈蚀,导致传力杆截面膨胀而处在一种锁死状态,由于温度或者水分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膨胀或收缩,此时锁死的传力杆会造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同时,由于钢材较大的表面硬度,也会导致传力杆与混凝土接触界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两者共同作用,长久作用下导致传力杆/混凝土界面出现间隙,产生脱空,进而丧失荷载传递能力;此外,钢制传力杆的制造成本较高且使用寿命较短,经济效益较差。而玻璃钢增强塑料(FRP)为脆性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耐久性好、耐化学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在酸、碱、氯盐和潮湿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且与混凝土接触面光滑,刚度接近,成为替换钢质传力杆的理想材料。
然而传统钢质传力杆与FRP传力杆材料的性能与腐蚀机理有很大差异,传统的传力杆耐久性试验方法并不适用FRP传力杆,国内尚未形成一种完善的FRP传力杆耐久性测试方法,对于FRP传力杆耐久性能的测试缺少系统完整的试验方法,且由于FRP不导电等特点,急需研究出测试FRP传力杆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对FRP传力杆进行耐久性测试,以支持FRP传力杆得到更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该装置为简易腐蚀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基于所述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进行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含有Ca(OH)2、NaOH以及KOH的水溶液作为腐蚀环境,通过测量FRP传力杆在腐蚀环境中恒温养护前后的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得出FRP传力杆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装置,包括PVC(聚氯乙烯)管套筒、液压锁以及硅胶密封条;
所述液压锁设置在PVC管套筒的两端,用于锁住PVC管套筒的两个端口;
所述硅胶密封条设置在液压锁的上,用于密封PVC管套筒的两个端口。
PVC管套筒的两端通过用液压锁及硅胶密封条密封,减少了试验过程中腐蚀溶液的挥发及浓度变化,有利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所述的装置测试FRP传力杆耐久性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FRP传力杆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2)将装置的PVC管套筒的一端用液压锁锁住,并用硅胶密封条密封,插入FRP传力杆后再往PVC管套筒内注满腐蚀溶液,使FRP传力杆浸没于腐蚀溶液中,最后用液压锁锁住PVC管套筒的另一端并用硅胶密封条密封,静置恒温养护;
(3)养护结束后,取出FRP传力杆,测量FRP传力杆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比养护前后FRP传力杆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判断FRP传力杆的耐久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性能包括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力学性能包括层间剪切强度、抗弯强度以及弯曲弹性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