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耕机转向扶手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134.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业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69/06 | 分类号: | A01B6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9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耕机 转向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耕机转向扶手座。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微耕机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且多数是手扶式两轮微耕机。手扶式微耕机就会涉及到微耕机的扶手,用来在具体使用时可以认为操纵机器行进的方向,以及调整耕地角度。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便携,可折叠也成为了微耕机设计的一个方向,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折叠扶手的扶手安装结构,帮助调整扶手的空间位置,以达到机器整体结构更加收敛,聚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耕机转向扶手座。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耕机转向扶手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中柱,所述中柱倾斜设置,所述中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L”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椭圆形的过孔,所述中柱的顶端设置有圆形的顶板,该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顶板与中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有所述定位孔呈圆周排布,所述定位孔均为椭圆形孔,且椭圆形孔的长轴按照所述顶板的径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中柱为方形柱。
进一步,所述中柱的上端通过四个螺栓与所述顶板连接,且四个螺栓呈圆周排布。
进一步,所述底板呈长方形,且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通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生产,通过本发明来安装微耕机的扶手,结构牢固,稳定,且便于与扶手配合,使用方便,使得微耕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收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微耕机转向扶手座,具有底板1,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中柱2,中柱2倾斜设置,中柱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L”形的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置有椭圆形的过孔4a,中柱2的顶端设置有圆形的顶板3,该顶板3与底板1平行,顶板3与中柱2通过螺栓连接,顶板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a,所有定位孔3a呈圆周排布,定位孔3a均为椭圆形孔,且椭圆形孔的长轴按照顶板3的径向设置。中柱2为方形柱。中柱2的上端通过四个螺栓与顶板3连接,且四个螺栓呈圆周排布。底板1呈长方形,且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通孔1a。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底板1起到支撑和安装整个发明到微耕机上的作用。中柱2的作用是支撑,同时处于结构设置特征的需要,将中柱2设置成倾斜的状态,可以满足将顶板3与底板1进行错位的设置。安装板4作为一个附属的安装结构,用来与微耕机的上相应的位置安装连接,保证本发明的连接进一步稳定。具体是通过安装板4上的过孔4a进行安装的。过孔4a设置成椭圆形是为了便于其位置调节。顶板3的作用是提供多个位置状态位,具体是哦谈过与定位孔3a进行对应,与每个定位孔3a配合连接好即为一个位置状态。每与一个定位孔3a进行配合连接后,可以通过椭圆形定位孔3a的特征,进行顶板3的径向位置调节。中柱2采用方柱,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支撑性更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业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业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