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清洁功用的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2822.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可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川江金属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清洁 功用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夹持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洁功用的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圆盘,工作圆盘上设有支撑架和多个固定挡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支撑台;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活塞,活塞将第一气缸盖分隔为密封的内腔室和外腔室,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设有夹持片;多个第一气缸的外腔室之间设有气管相连通;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连接有“7”形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下腔室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活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二活塞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设有毛刷圈。本发明能够在稳定夹持圆柱状汽车配件的同时,清洁汽车配件表面上的废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洁功用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2017-2022年中国汽车内部配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报告》表明,在整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的汽车配件行业增速明显加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步上升,汽车售后市场对汽车配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汽车配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夹具将其固定,方便工人对汽车配件进行加工。特别是一些对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圆柱状汽车配件,例如离合器的飞轮、轴承、轴承盖等汽车配件,对夹具的夹持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现有技术中夹持汽车配件时一般使用的夹具包括台虎钳和卡盘等;在使用台虎钳时,由于台虎钳只有两个夹持面,难以夹持类似飞轮那样的圆柱状汽车配件,最终会导致夹持不稳;而在使用卡盘时,由于卡盘依靠卡爪卡住汽车配件进行固定,卡爪与汽车配件的表面接触面积小,在加工汽车配件时容易发生打滑、松动的现象,因此造成汽车配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带有清洁功用的夹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夹具不能稳定夹持圆柱状汽车配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带有清洁功用的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圆盘,所述工作圆盘上设有支撑架和多个固定挡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支撑台,所述固定挡板沿工作圆盘的圆周均匀设置,每个固定挡板靠近工件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第一气缸分隔为密封的内腔室和外腔室,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片,每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外腔室之间连通有气管;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连接有“7”形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下腔室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活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清洁工件表面废屑的毛刷圈。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气管对第一气缸的外腔室进行充气,第一气缸的外腔室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向内运动,压缩内腔室,此时活塞杆跟随活塞一起向内运动,夹持片夹持住圆柱状汽车配件;因为多个第一气缸的外腔室是连通的,因此这些外腔室的内压是相同的,能够实现多个夹持片同时夹持圆柱状汽车配件;在上述过程中,活塞杆跟随活塞一起向内运动时,第一连杆也向内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活塞向内滑动,此时上腔室的气体流转至下腔室,推动第二活塞向下滑动,第二连杆、毛刷圈也开始向下移动,由此实现毛刷圈清洁圆柱状汽车配件外壁上的废屑。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中的多个第一气缸的外腔室是连通的,因此这些外腔室内的气压是相同的,能够实现多个夹持片同时夹持圆柱状的汽车配件,避免汽车配件在夹持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衡导致汽车配件移位、倾斜,以此保证本装置的夹持稳定性。另外,本装置还利用第一气缸驱动毛刷圈,利用第二气缸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实现对圆柱状汽车配件表面的废屑进行清洁;并且,毛刷圈在清洁汽车配件的同时,还起着固定汽车配件的作用,进一步保证本装置的夹持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与毛刷圈的连接为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方式具有装拆、更换方便,易于多次装拆的优点,以便在本装置夹持不同规格的汽车配件时,能够更换毛刷圈对汽车配件进行清洁工作。
进一步,所述毛刷圈底部设有与所述夹持片对应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川江金属配件厂,未经重庆市璧山区川江金属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