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2416.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柯凯;何鹏浩;谌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20;C08F220/06;C08F230/02;C08F2/38;C08F4/40;C04B24/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支链交 联保 溶剂 控释 羧酸 保坍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聚羧酸保坍剂包含如下除水外的重量份组分:聚醚大单体:320~325份,次亚磷酸钠:3.0~4.5份,磷酸酯:2.0~6.0份,双氧水:0.5~3.5份,过硫酸铵:1.0~2.0份,引发剂:101.7~124.8份,小单体溶液:115~160份,工业液碱:10~15份。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第一次加料;2、第二次加料;3、成品制备。该方法采用含羟基、胺基、磷酸基的还原剂、碳化二亚胺交联剂、磷酸酯等组分,增强短溶剂层的锚固能力和含水状态,改善水泥基胶凝材料颗粒的润滑效果和亲水状态,增大水泥基胶凝材料拌合物的粘聚性,减少拌合物离析泌水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泥基胶凝材料用聚羧酸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聚羧酸保坍剂分子结构的锚固基团是羧基,保坍剂与减水剂的匹配效应是水泥基外加剂使用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保坍剂复配比例过小,无法满足初始流动性状态或损失过快,保坍剂复配比例过大,表征上也不会使用一次性显著提升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易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强缓释作用导致混凝土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离析、泌水、沉降现象,促使混凝土状态难以施工或灌注后的混凝土沉降影响强度。
本发明是开发一种针对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层状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砂石、细度模数较小的细骨料、含硅灰等超细微粉的混凝土工程,该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复合其他聚羧酸系减水剂使用时,能不受强吸水性材质影响,定时、定量、匀速地释放羧基和醇类组分,合理调控混凝土工作状态。
专利CN 104177562 A公开了一种缓释型适应性强的聚酯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利用高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合成一种缓慢释放阴阳非离子的耐泥型聚酯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该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方法制备的缓释型适应性强的聚酯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专利CN 103723945 A提供了一种快水解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含双键的聚醚单体、含双键的羧酸单体和水溶性微交联功能助剂,在水溶性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参与下,在水溶液聚合反应后,并用碱调节反应体系pH为7~8,即得到快水解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
专利CN 104692700 A公开了徐放保坍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 300份;引发剂1.5~3份;A液93~164 份,B液64~137份;其中A 液由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 和水组成;B液由链转移剂、和水组成。该发明的减水剂为徐放保坍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优异的保坍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采用含羟基、胺基、磷酸基的还原剂、碳化二亚胺交联剂、磷酸酯等组分,增强短溶剂层的锚固能力和含水状态,改善水泥基胶凝材料颗粒的润滑效果和亲水状态,增大水泥基胶凝材料拌合物的粘聚性,减少拌合物离析泌水几率;开发一种针对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层状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砂石、细度模数较小的细骨料、含硅灰等超细微粉的混凝土工程,该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复合其他聚羧酸系减水剂使用时,能不受强吸水性材质影响,定时、定量、匀速地释放羧基和醇类组分,合理调控混凝土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羧酸保坍剂包含如下除水外的重量份组分:
聚醚大单体:320~325份,次亚磷酸钠:3.0~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