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2065.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云;郑搏英;钱枞诚;吴小亮;吴晓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6;C02F1/78;C02F9/04;C02F101/30;C02F10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209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液浓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氧化步骤:在垃圾渗滤液浓水中投入一定量的次氯酸钠,进行曝气处理;(2)催化氧化步骤:将步骤(1)曝气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水再次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通入填充有非均相催化剂的氧化塔,同时将臭氧从氧化塔底部通过微孔曝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通入氧化塔,进行催化氧化处理。本发明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浓水中的氨氮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大大提高了COD去除率以及B/C值,减轻了生化负担,增加了臭氧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垃圾渗滤液。它是垃圾填埋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污染水体、土壤、大气等,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大,实现其经济有效处理是垃圾填埋处理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垃圾渗滤液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纳滤(Nanofiltration,NF)、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高级氧化、碟管式反渗透(DiscTube Reverse Osmosis,DTRO)、蒸汽机械再压缩(mechanical bapor recompression,MVR)等,上述处理方法繁琐,工艺线较长,且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较高,生化性较差,因此处理效果不佳,浓水多为打回填埋场进行渗滤继续二次生化,生化系统运行难度加大,浓水难处理。
臭氧氧化是水处理技术中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将很多有机物降解并改善其生物降解性能。水中有机物与臭氧的直接氧化作用分为加成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两种方式。污染物的特定取代基和反应活性决定了臭氧与污染物之间的选择性。然而单独使用臭氧氧化时还存在着利用率不高,臭氧对有机物的反应有选择性,在氧化一些芳香族化合物时很慢,并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产物,这就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很难彻底去除,需要衔接后续处理剩余污染物。
近年来,为了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氧化速度和氧化能力,国内外广泛地探索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利用催化剂进一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和污染物的去除率。专利申请“CN201710103265.8”公开了双氧水协同臭氧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能够对废水进行强催化氧化处理,对于废水中的高稳定性、难降解的抗生素类物质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然而该方法对含有氨氮类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COD去除率为60-70%左右,COD去除效果仍然有待提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非均相催化剂存在下,利用次氯酸钠和臭氧协同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浓水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浓水中的氨氮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大大提高了COD去除率以及B/C值,减轻了生化负担,增加了臭氧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氧化步骤:在垃圾渗滤液浓水中投入一定量的次氯酸钠,进行曝气处理;
(2)催化氧化步骤:将步骤(1)曝气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水再次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通入填充有非均相催化剂的氧化塔,同时将臭氧从氧化塔底部通过微孔曝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通入氧化塔,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絮凝步骤,所述絮凝步骤在预氧化步骤之后,具体为:向步骤(1)曝气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水中投加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滗水除杂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