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生活废水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811.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曹洁琼;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丹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生活 废水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废水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生活废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一个家庭每天都会使用大量的水,比如洗衣、洗菜、洗手等,如此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水费较高,从而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对家用生活废水过滤、能够节约水资源、能够节约金钱、环保的家用生活废水处理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家庭每天都会使用大量的水产生大量的废水,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如此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家用生活废水过滤、能够节约水资源、能够节约金钱、环保的家用生活废水处理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家用生活废水处理器,包括有U形支架、连接块、沉淀箱、排污装置、箱体、第一出水管、第一阀门、混凝箱、第一下料斗、第二出水管、第二阀门、横板、第二下料斗和过滤装置,U形支架内的左侧下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右侧面连接有沉淀箱,沉淀箱的底部设有排污装置,U形支架内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左侧上部与沉淀箱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U形支架内的左侧中部连接有混凝箱,混凝箱的右侧下部安装有第一下料斗,混凝箱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U形支架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连接有横板,两个横板之间连接有第二下料斗,第二下料斗与混凝箱之间的U形支架内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地,排污装置包括有挡板、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绳和第一弹簧,沉淀箱的底部开有开口,开口右侧的沉淀箱底部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开口配合,U形支架内的底部右侧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末端与挡板的底部左侧连接,挡板的底部左侧与U形支架内的底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电动绕线轮的右侧。
优选地,过滤装置包括有滑杆、滑套、第一网框、第二弹簧、电机、第一转轴、盘旋凸轮、连接杆和接触轮,滑杆的左端与U形支架内的左侧连接,滑杆的右端与U形支架内的右侧连接,滑杆位于第二下料斗与混凝箱之间,滑杆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网框,第一网框位于第二下料斗的下侧,第一网框的右侧面与U形支架内的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滑杆上方的U形支架内左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端连接有盘旋凸轮,第一网框的左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接触轮,接触轮与盘旋凸轮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搅拌装置,混凝箱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平皮带和搅拌叶片,第一轴承座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轴承座分别安装在混凝箱内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左侧外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外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第一皮带轮右侧的第二转轴上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
优选地,还包括有敲打装置,敲打装置包括有摆动杆、锤子、定滑轮、第二拉绳和第三弹簧,滑杆的底部右侧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底端连接有锤子,锤子位于第一下料斗的右方,摆动杆左方的滑杆底部安装有定滑轮,滑套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末端绕过定滑轮,并与摆动杆的左侧面下部连接,摆动杆的左侧面中部与滑杆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保护罩和第二轴承座,电机的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左侧面与U形支架内的左侧连接,保护罩的右侧面中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的轴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网框和网板,沉淀箱内设有第二网框,第二网框的顶部左侧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网板,第二网框内放有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丹,未经韩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