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0179.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徐斌;丁孙玮;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能 装置 分层 轨道 板结 | ||
1.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包括下层轨道主板、上层轨道副板及中间弹性垫层,中间弹性垫层设置在下层轨道主板与上层轨道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下层轨道主板顶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半槽,上层轨道副板底端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下层轨道主板上的下半槽与上层轨道副板上的上半槽上下对齐,构成槽体,所述槽体为离散槽体,或为一个连续式整体槽体,槽体贯穿该中间弹性垫层,在槽体内安装有耗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为金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底端固定于下层轨道主板的下半槽内,金属阻尼器顶端固定于上层轨道副板的上半槽内,金属阻尼器材料为弹性应变范围内具有耗能机制的阻尼合金材料,金属阻尼器几何形状包括板型、椭圆环形、X型、V型、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为豆包阻尼器,所述豆包阻尼器由软质外壳及设置在软质外壳内的颗粒散体组成,软质外壳选择高分子材料,内部的颗粒散体为阻尼金属颗粒或高分子材料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为颗粒阻尼器,颗粒阻尼器由一定数量的不同级配的散体颗粒组成,散体颗粒为阻尼金属颗粒或高分子材料颗粒或混合材料颗粒,按照一定级配直接填充在槽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为缸式粘滞阻尼器,所述缸式粘滞阻尼器底端固定于下层轨道主板的下半槽内,上端固定于上层轨道副板的上半槽内,所述缸式粘滞阻尼器选用孔隙式、间隙式、混合式单出杆或双出杆粘滞阻尼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为粘弹性阻尼器,所述粘弹性阻尼器底端固定于下层轨道主板的下半槽内,粘弹性阻尼器顶端固定于上层轨道副板的上半槽内,所述粘弹性阻尼器选用剪切型粘弹性阻尼器、拉-剪混合型粘弹性阻尼器、压-剪混合型粘弹性阻尼器,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由第一刚性连接件、中间粘弹性体、第二刚性连接件组成。
7.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包括下层轨道主板、上层轨道副板及中间弹性垫层,中间弹性垫层设置在下层轨道主板与上层轨道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下层轨道主板顶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槽体,中间弹性垫层上开设有与槽体尺寸及设置位置相同的通槽,上层轨道副板底端对应槽体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内墙,内墙深入到槽体内,且距离槽体的底部有一间隙,在槽体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体,粘滞阻尼液体的高度不超过槽体的深度,自然状态下内墙部分浸入粘滞阻尼液体中,形成墙式粘滞阻尼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槽体采用离散或连续型设置,每个槽体对应有多个内墙,在每个槽体内,内墙沿轨向并排设置多片,或内墙沿垂直轨向并排设置多片。
9.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包括下层轨道主板、上层轨道副板及中间弹性垫层,中间弹性垫层设置在下层轨道主板与上层轨道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下层轨道主板顶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槽体,中间弹性垫层上开设有与槽体尺寸及设置位置相同的通槽,上层轨道副板底端对应槽体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套筒,套筒深入到槽体内,且距离槽体的底部有一间隙,在槽体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体,粘滞阻尼液体的高度不超过槽体的深度,自然状态下内墙部分浸入粘滞阻尼液体中,形成筒式粘滞阻尼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内嵌耗能装置的分层轨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槽体采用离散或连续型设置,每个槽体对应有多个套筒,多个套筒同轴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1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