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0112.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根贵;王友乐;吴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77/34;E05B81/54;E05B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刘海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把手 钥匙 进入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尤其是一种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小型汽车在大众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现有的汽车中,有两种方式对车门进行锁定和解锁,一种是可以用无线遥控方式实现汽车门锁的锁定和解锁,不过,采用所述无线遥控方式,驾驶员对汽车门锁的锁定和解锁方式相对繁琐。另一种采用的是无钥匙进入,驾驶员对汽车门锁的锁定和解锁方式非常简单。但对于无钥匙进入的按钮,现有技术中都是放在门把手上,严重影响门把手的外观。
汽车门锁芯结构通常是使用传动块和联轴器与锁体上的拉杆连接实现开闭锁,传动块的运动行程需经模拟计算后才能保证开闭锁正常工作,计算校核时间长,要求精度高。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020596068.8 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门锁芯 , 包括锁芯、弹子组、离合套、联结件、传动浆、传动片、压簧、扭簧 , 传动片与离合套为凸轮连接 , 压簧位于传动片下面。本发明可以保护锁芯和防盗。但该结构未表述传动浆与与汽车门锁体的具体连接关系,且传动浆与锁芯间没有弹性件,金属间互相接触,易产生噪声和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将无钥匙进入按钮和车门机械锁连在一个部件中,保障了门把手的美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其特征是:包括机械锁芯和无钥匙进入按扣,机械锁芯和无钥匙进入按扣均设置在防护罩中,机械锁芯位于无钥匙进入按扣的中部;所述机械锁芯与杆身连接,杆身连接门锁机械连接装置;所述无钥匙进入按扣与引出线连接,引出线与感应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通过铆接平垫和止转螺母锁定在车门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止转螺母下端设置引出孔,引出线由引出孔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模块通过热缩管与引出线连接,引出线的引出端穿过套管连接插扣。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和无钥匙进入按扣之间设置防水橡胶垫。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原有技术需要在车门上显示的两个锁孔(机械锁芯孔、无钥匙进入按钮),优化成一个,既提高了门把手的美观,又优化门锁锁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械锁芯、2-无钥匙进入按扣、3-防水橡胶垫、4-防护罩、5-铆接平垫、6-止转螺母、7-杆身、8-引出孔、9-热缩管、10-感应模块、11-套管、12-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包括机械锁芯1和无钥匙进入按扣2,机械锁芯1可以完成机械钥匙的开启,同时在无钥匙进入系统没有电或紧急情况下使用,无钥匙进入按扣2在车主离开车子时只需要轻松一按,门便上锁,车主开车门时,钥匙只要距离车门一定距离,手拉车门自动解锁;所述机械锁芯1和无钥匙进入按扣2均设置在防护罩4中,机械锁芯1位于无钥匙进入按扣2的中部,防护罩4通过铆接平垫5和止转螺母6锁定在车门上;所述机械锁芯1与杆身7连接,杆身7用于连接门锁机械连接装置;在所述止转螺母6下端设置引出孔8,引出孔8是用于引出无钥匙进入按扣2连接的引出线,引出线与感应模块10连接,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钥匙,感应模块10通过热缩管9与引出线连接,引出线的引出端穿过套管11连接插扣12。
所述防护罩4和无钥匙进入按扣2之间设置防水橡胶垫3,防水橡胶垫3主要用于防水,防护罩4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
本发明所述汽车车门把手无钥匙进入门锁将无钥匙进入按钮优化放置在机械锁芯中,优化了锁芯结构,提高了门把手的美观,进一步优化了门把手的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均采用无钥匙进入装置,通过由原来的分开部件,门把手上的两个孔,优化为一个孔。将无钥匙进入按钮优化放置在机械锁芯中,增强门把手的强度,提高了门把手的美观及开门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