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674.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张晓立;李宁;林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9/08 | 分类号: | E03D9/08;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23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用户 性别 智能 马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及控制方法,包括马桶本体、驱动单元、扫描单元、控制单元和冲洗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冲洗单元均设于马桶本体内,所述扫描单元固接于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扫描单元和冲洗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覆盖于座圈上的人体部分并根据三维特征判断其性别以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带动扫描单元伸入或退出马桶盘腔,并根据接收的性别结果控制冲洗单元执行臀洗或执行妇洗。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上述智能马桶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智能马桶和控制方法能识别用户性别,从而自动执行臀洗或妇洗,进一步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上,智能马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卫浴产品之一,现有的智能马桶能在用户如厕结束后对用户自动提供冲洗,以减少用户接触污物的概率。但由于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不同,用户如厕完毕后,现有的智能马桶不能自动识别出用户的冲洗意图,只能依靠用户自己选择臀洗和妇洗功能,这样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智能马桶的智能体验效果,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针对用户的人性化设计,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另外,目前的智能马桶,当用户如厕完毕后,会在用户离开后自动冲水,但由于无法区分大小便,一般统一采用大冲水方式,但对于用户只进行小便的情况,这种统一的大冲水模式对于水资源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很难达到有效的节水目的,因此现有的智能马桶仍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识别用户性别从而自动执行臀洗或妇洗的非接触式智能马桶及控制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本体、驱动单元、扫描单元、控制单元和冲洗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冲洗单元均设于马桶本体内,所述扫描单元固接于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扫描单元和冲洗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覆盖于座圈上的人体部分并根据三维特征判断其性别以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带动扫描单元伸入或退出马桶盘腔,并根据接收的性别结果控制冲洗单元执行臀洗或执行妇洗。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杆,所述驱动单元为步进电机,所述扫描单元固接于伸缩杆的自由端并朝向座圈方向,所述步进电机带动伸缩杆伸入或退出马桶盘腔。
进一步地,所述马桶本体上还设有冲洗按钮,所述冲洗按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发送冲洗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座圈上的着座传感器,所述着座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着座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着座或离座,在检测到有人着座时向控制单元发送着座信号,离座时向控制单元发送离座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冲洗指令和着座信号控制驱动单元和扫描单元启动。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接收性别结果时控制扫描单元关闭,控制驱动单元带动扫描单元退出马桶盘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马桶本体内的气体检测单元和冲刷单元;所述气体检测单元测量马桶内的小便辨识气体浓度值和大便辨识气体浓度值并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着座信号或离座信号控制气体检测单元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小便辨识气体浓度值和大便辨识气体浓度值与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控制冲刷单元执行大冲水或小冲水。
进一步地,所述小便辨识气体为氨气,所述大便辨识气体为吲哚和/或硫化氢。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单元为结构光扫描传感器。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识别用户性别的智能马桶,包括,
步骤1:接收到着座信号时,将当前状态切换为着座状态;
步骤2:接收到冲洗指令时,控制驱动单元和扫描单元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