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丙烷的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9570.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胡帅;李晗;杨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32;C07C7/06;C07C9/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烷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丙烷的纯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重组分杂质累积导致萃取剂纯度下降、损失增大、环氧丙烷收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含环氧丙烷、萃取剂、以及包括1,2‑丙二醇的杂质的原料物流;所述原料物流进入具有第一再沸器的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在足以使萃取剂和1,2‑丙二醇形成共沸物的条件下操作;在所述分离塔侧线采出含萃取剂和1,2‑丙二醇共沸物的第一物流,塔釜得到含萃取剂的第二物流,塔顶得到含环氧丙烷的第三物流;所述第二物流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萃取剂净化器,得到的气相轻组分第四物流返回所述分离塔,液相第一重组分杂质物流去后处理。所述方法可用于环氧丙烷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丙烷的纯化方法,具体涉及环氧丙烷萃取精馏工艺回收萃取剂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聚氨酯、可降解塑料、异丙醇胺等,也是第四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破乳剂、增塑剂、阻燃剂、润滑剂、农药乳化剂等的主要原料。它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食品、烟草、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是精细化工重要原料,未来市场广阔。
目前国内环氧丙烷工业化生产路线主要有氯醇法、异丁烷共氧化法、乙苯共氧化、双氧水法。我国目前氯醇法所占比重高,氯醇法含盐有机污水排放量40~50吨/吨产品,在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企业污水处理压力大、成本高。异丁烷共氧化法需要第二原料异丁烷及副产大量叔丁醇,乙苯共氧化需要乙苯并副产苯乙烯。上述两项共氧化法所需原料和副产对于国内原料资源、副产品市场有限的企业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没有副产的HPPO双氧水法率先在吉林建设一套30万吨装置,虽然没有共氧化法那么多副产,但需配套25万吨的75%浓度双氧水装置,生产成本较高,使国内投资方望而却步。不论乙苯共氧化法、异丁烷共氧化法还是双氧水法,工艺技术均掌握在国外手中,环氧丙烷行业整体要付出巨大代价大面积推广并最终替代氯醇法,这并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模式,因此走创新、自主技术研发道路是破解氯醇法环氧丙烷污染大、能耗高的重要途径。
过氧化氢异丙苯(乙苯)法(CHP、EBHP)生产环氧丙烷工艺路线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1)异丙苯氧化单元;2)过氧化氢异丙苯环化单元;3)二甲基苄醇脱水加氢单元;4)环氧丙烷精制单元。由过氧化氢异丙苯环化单元得到的粗产物环氧丙烷物料,除环氧丙烷外还含有异丙苯、二甲基苄醇、苯乙酮、苯酚、丙酮、水、甲醇、丙二醇、甲醛、甲酸甲酯、甲酸等杂质,由于多组分共沸,单组份与环氧丙烷相对挥发度比值接近1,采用常规精馏技术不能获得高纯度环氧丙烷,因此,先进的精制工艺是获得高端环氧丙烷产品的重要环节。
环氧丙烷产品对水、醛有严格要求,水会影响聚合物的羟值和发泡性能,醛的含量是环保要求,C5~C6烃类会影响产品的色度,因此,国标对产品纯度有严格要求。
国标中环氧丙烷优等品质量纯度要求为:环氧丙烷≥99.95%,水≤0.02%,乙醛+丙醛≤0.005%,酸≤0.003%。
反应生成的粗环氧丙烷中含有的水、甲醇、丙酮、甲酸甲酯等杂质与环氧丙烷形成共沸物或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普通精馏难以达到环氧丙烷产品标准。为了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高纯度环氧丙烷,必须将环氧丙烷中含有的杂质分离除去。
环氧丙烷的纯化一般采用C7~C20直链和支链烃类和(或)二醇类作为萃取剂。从经济性考虑,环氧丙烷的纯化过程采用C8直链和支链烷烃的混合物作为萃取剂。萃取剂的加入使乙醛、水、甲醇、甲酸甲酯对环氧丙烷相对挥发度变大,乙醛、水、甲醇、甲酸甲酯从塔顶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