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400.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望 |
主分类号: | B25D16/00 | 分类号: | B25D16/00;B25D17/3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钻 多功能 辅助 装置 | ||
1.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对称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之间设有U型横杆(9),所述U型横杆(9)前方设有连接座(100),所述连接座(100)前方设有冲击钻定位装置(3),所述连接座(100)上方设有能控制冲击钻钻孔深度的控制感应装置(7),所述感应装置(7)一侧设有能带动定位装置(3)向前移动的移动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3)下方设有能清理灰尘的清理装置(4),所述连接座(100)一侧设有能使定位装置(3)竖向转动的旋转装置(5),所述旋转装置(5)一侧设有能使冲击钻在同一水平方向打多个孔的横向移动装置(110),所述U型横杆(9)一侧设有能带动辅助定位装置(3)上下调节高度的调节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6)包括有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调节轮(61),所述调节轮(61)上方设有转动轴(66),所述调节轮(61)啮合齿轮(62),所述齿轮(62)一侧设有第一螺杆(63),所述U型横杆(9)螺纹配合插接在第一螺杆(63)上,所述支撑杆(8)内侧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槽(65),所述U型横杆(9)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导向槽(6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装置(4)包括有所述连接座(100)一侧设有储存箱(47),所述储存箱(47)前方设有固定座(41),所述固定座(41)内部设有第二电机(42),所述第二电机(42)电机轴上设有扇叶(43),所述固定座(41)上方设有盖板(44),所述盖板(4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45),所述固定座(41)与储存箱(47)之间设有通管(4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10)包括有所述储存箱(47)上方设有调节座(11),所述调节座(11)上方设有第一推杆电机(31),所述第一推杆电机(31)电机轴上设有移动底座(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3)包括有所述移动底座(32)前端表面设有冲击钻放置槽(33),所述移动底座(32)下表面设有冲击钻放置孔(34),所述冲击钻放置槽(33)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多个螺孔(36),所述冲击钻放置槽(33)上方设有夹块(37),所述夹块(37)两侧对称对应螺孔(36)设有通孔(38),所述夹块(37)通过螺钉(39)设置在移动底座(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7)包括有所述调节座(11)上表面设有第二导向槽(71),所述调节座(11)右侧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销孔(74),所述第三导向槽(71)上插接设有滑动座(72),所述滑动座(72)上表面设有过孔(75),所述滑动座(72)上方设有第二距离感应器(73),所述滑动座(72)通过销钉设置在调节座(11)上,所述移动底座(32)后端设有第一距离感应器(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有所述连接座(100)一侧设有第一电机(51),所述连接座(100)设置在第一电机(51)电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10)包括有所述U型横杆(9)上方设有第三推杆电机(131),所述第三推杆电机(131)电机轴上设有第二电机(111),所述第二电机(111)电机轴上设有第二推杆电机(121),所述第一电机(51)设置在第二推杆电机(121)电机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心设有螺纹孔(91),所述螺纹孔(91)螺纹配合插接有第二螺杆(92),所述第二螺杆(92)上端设有旋钮(93),所述第二螺杆(92)下方设有连架(94),所述连架(94)两端对称设有吸盘(9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四周对称设有车轮(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望,未经陈伟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4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铁锤
- 下一篇:模式切换机构及其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