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8185.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坤;谷霖;王凯旭;王召磊;韩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7/14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甲基纤维素 作为 矿渣 水泥 缓凝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应用,该应用为在碱‑矿渣水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的缓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为矿渣粉的质量的0.01%~1%。本发明中采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广泛使用的普通化学品,生产工艺成熟、稳定、简单,市场可方便购得,且成本低,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对环境无害,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用作碱-矿渣水泥缓凝剂时,可自由选择掺加方法,对混凝土拌制工艺影响小,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缓凝剂,特别是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碱-矿渣水泥是一种环保型“绿色水泥”,它直接通过水萃粒化高炉矿渣粉磨,再加入激发剂即可,免除常规水泥烧成过程,具有利废、节能、成本低等优点,碱-矿渣水泥具有高强、低水化热、高抗渗、高抗冻和高抗蚀等优异性能。但由于碱-矿渣水泥存在凝结过快的缺点,而常用的硅酸盐水泥的外加剂又都不适用于碱-矿渣水泥,现有的缓凝剂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限制,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虽然碱-矿渣水泥发明多年,但基本未获得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常用的硅酸盐水泥外加剂都不适用于碱-矿渣水泥,现有的碱-矿渣水泥缓凝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有机成分为主的浓缩的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环烷皂、塔罗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无机的可溶性锌盐(硝酸锌、硫酸锌和氯化锌)、钡盐(硝酸钡)和氟化钾;复合类的铬酸钾、白糖、苯酚、水玻璃、氢氧化钠混合物等等。现有有机类缓凝剂,普遍对碱-矿渣水泥缓凝效果不佳,实际使用较少,可溶性锌盐和钡盐、氟化钾,对碱-矿渣水泥的凝结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如专利公开号为105060758B,发明名称为“铁矾渣制备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232348.2,发明名称为“一种碱-矿渣水泥组成物及其配制工艺”所用缓凝剂,即为无机锌盐类,专利公开号为CN91108316.2的专利,使用硝酸钡和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而成,但锌、钡、氟离子会污染环境,钡盐对人体有毒性且明显降低碱-矿渣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专利申请号为01113916.1中的铬酸钾、白糖、苯酚、水玻璃、氢氧化钠复合缓凝剂,试剂种类较多,配比控制苛刻,配制工艺复杂,而且铬是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碱-矿渣水泥混凝剂对人体有害,且污染环境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应用,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缓凝剂,可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缓凝剂的应用,该应用为在碱-矿渣水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碱-矿渣水泥的缓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为矿渣粉的质量的0.01%~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与矿渣粉碱度、矿渣粉细度、激发剂掺量以及凝结时间有关,凝结时间越长、矿渣碱度越大、矿渣粉越细、激发剂掺量越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越大。
在同等条件下,矿渣碱度增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增加。
在同等条件下,矿渣粉粒径减少,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增加。
在同等条件下,激发剂掺量增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增加。
在同等条件下,需缓凝时间增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量增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采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广泛使用的普通化学品,生产工艺成熟、稳定、简单,市场可方便购得,且成本低,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对环境无害,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用作碱-矿渣水泥缓凝剂时,可自由选择掺加方法,对混凝土拌制工艺影响小,工艺简单。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8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光谱内透过率测量方法
- 下一篇:气液增压混输泵及气液混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