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725.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覃柳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2F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袁士林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体 环形空腔 外筒体 污水分离装置 旋流 连通 排油管 排渣管 收油槽 收渣槽 上端 污水处理 进气口 气水混合物 气水释放器 废水净化 高效实现 固液分离 集成设置 进水口 排渣口 微气泡 浮油 浮渣 外筒 下端 能耗 体内 汇聚 | ||
1.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于外筒体内,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外筒体的进水口和进气口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用于将所述内筒体中的气水混合物转变为微气泡的气水释放器,所述内筒体上端设有用以收集汇聚于所述环形空腔上部的浮渣或浮油的收渣槽或收油槽,同时所述内筒体中设有排渣管或排油管,所述排渣管或排油管上端与收渣槽或收油槽连通,下端所述外筒体的排渣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顶部还设有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外筒体的至少一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上还设置有静态混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外筒体的进水口处注入所述环形空腔的水的行进方向与所述内筒外壁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腔中部或下部还设有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分布于所述外筒体的出水口和放空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装置包括动态拦截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下端与所述外筒体的排渣口之间设有清浊分离隔板。
10.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水分离装置;
将污水自所述外筒体的进水口输入环形空腔,同时向所述环形空腔内注入絮凝剂或凝聚剂,或者,将污水与絮凝剂或凝聚剂混合后再从自所述外筒体的进水口输入环形空腔,使污水中的污物在环形空腔内被转化为繁体;
向所述环形空腔内注入空气,于环形空腔内形成气水混合物,并利用气水释放器将所述气水混合物持续转变为微气泡,使所述絮体被不断上浮的微气泡充分吸附,瞬间上浮并于环形空腔上部形成浮渣层,再使所述浮渣层在重力作用下连续流入收渣槽,且通过内筒体内的排渣管和外筒体的排渣口排出,同时净化水从外筒体下部的出水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7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池撒消毒粉末设备
- 下一篇:含硫废水综合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