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492.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施雨;王涛;陈永飞;徐玉夏;罗云峰;邹峰;陈敏;瞿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顶升用外 止水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密封圈和油浸石棉盘根与设置顶升管上的油脂孔连通,顶升管上还设有连通外止水扎兰与顶升管之间间隙的聚氨酯孔,在垂直顶升初始阶段,所述顶升管盖子上安装放泥阀,通过打开放泥阀,破坏垂直顶升管上方土体,减小正面顶力;在垂直顶升过程中,通过油脂孔压入盾尾油脂至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处,用于减小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磨损。当渗水量较大时,所述聚氨酯孔压入水性聚氨酯至外止水扎兰与顶升管之间的间隙,用于强制止水。本发明可以在顶升过程中,为解决在高水压条件下穿墙管止水装置易漏水、难维修的问题和初始顶进顶力过大的问题,使垂直顶升施工技术可以在高水头、复杂地质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在高水头、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垂直顶升装置的外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需进行深海排放,长距离管道排污作用愈加明显。采用常规水下开挖埋管的工艺铺设排污管道,其弊端为造价高、污染大、环境影响大;而采用顶管工艺+垂直顶升工艺,可有效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工程造价相对于水下埋管工艺也较低。为克服在沿海地区海域内复高水压、复杂地质条件下,垂直顶升施工时初始顶力过大、止水装置由于磨损而漏水的难点,必须对垂直顶升的外止水装置重新进行改进、研发。
常规垂直顶升装置采用1道止水密封,即1道牛油盘根。缺点是在高水头、复杂地质条件垂直顶升施工时,盘根由于磨损导致穿墙洞渗漏水情况严重,甚至影响正常的顶升施工。由于常规穿墙管止水装置设计缺陷,导致盘根无保护措施,同时止水装置也没有防止渗漏水措施,因此,会对后续正常垂直顶升施工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用于解决在高水头、复杂地质条件下,垂直顶升施工时初始顶力过大、止水装置由于磨损而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包括顶升管盖子、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外止水扎兰,所述外止水扎兰与顶升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和油浸石棉盘根,所述密封圈和油浸石棉盘根与设置顶升管上的油脂孔连通,顶升管上还设有连通外止水扎兰与顶升管之间间隙的聚氨酯孔,在垂直顶升初始阶段,所述顶升管盖子上安装放泥阀,通过打开放泥阀,破坏垂直顶升管上方土体,减小正面顶力;在垂直顶升过程中,通过油脂孔压入盾尾油脂至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处,用于减小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的磨损。
当渗水量较大时,所述聚氨酯孔压入水性聚氨酯至外止水扎兰与顶升管之间的间隙,用于强制止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垂直顶升初始阶段,在顶升管盖子上安装放泥阀,通过打开放泥阀,破坏垂直顶升管上方土体,减小正面顶力;在垂直顶升过程中,由于止水安装偏差、盘根磨损等情况导致的穿墙管漏水,可通过油脂孔压入盾尾油脂,帮助密封圈、油浸石棉盘根减小磨损,同时,在渗水量较大时,通过由聚氨酯孔压入水性聚氨酯加强止水效果。该装置解决了在高水头、复杂地质条件下,垂直顶升施工时初始顶力过大、止水装置由于磨损而漏水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垂直顶升用外止水装置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