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水体多级水处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372.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56;C02F1/5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水体 多级 水处理 | ||
一种生物质水体多级水处理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海泡石粉60‑80份、纳基膨润土20‑30份、铝矾土10‑20份、硼化钒20‑30份、玉石粉15‑25份、硫酸亚铁3‑5份、壳聚糖6‑8份、轻质碳酸钙15‑25份、环糊精6‑8份、变性活性炭6‑8份、改性淀粉15‑25份、复合氨基酸6‑8份、明胶60‑8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的水处理剂,对于水体中各种化学污染物有这强力的吸附分解作用,提高水体的洁净度,同时具有补给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能力,且处理剂本身洁净健康,环保无污染,保证水体处理的彻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水体多级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对于水环境,环保部称“质量不容乐观”,针对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此外,环保部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
农村水污染中其产生的原因相对较为集中,大量的禽畜废水及农田肥料产品在施肥后,由于其实际的使用后,随着雨水的侵袭,直接都会流入水体,导致水体中,大量的污染物集中混合,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不同成分的污染物常年累积,导致水污染日益增加,在目前而言,针对于此种污染,在进行处理时,大都都是进行相应的化学水处理剂使用,而众多周知,大量的化学制剂的使用,很大程度会造成大量的化学污染在水体内反应,虽然实现了一定的水体内污染清除,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还会存在大量的其他成分产生,而这些成分的产生无形会造成其他污染物的存在,并不能有效且环保的清除,因此研发一种具有高效,本身无污染的水处理剂,是现阶段较为突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多级多层次,处理效果好,环保无污染的生物质水体多级水处理剂。
一种生物质水体多级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
海泡石粉60-80份、纳基膨润土20-30份、铝矾土10-20份、硼化钒20-30份、玉石粉15-25份、硫酸亚铁3-5份、壳聚糖6-8份、轻质碳酸钙15-25份、环糊精6-8份、变性活性炭6-8份、改性淀粉15-25份、复合氨基酸6-8份、明胶60-80份;
上述原料的优选分量为:
海泡石粉70份、纳基膨润土25份、铝矾土15份、硼化钒25份、玉石粉20份、硫酸亚铁4份、壳聚糖7份、轻质碳酸钙20份、环糊精7份、变性活性炭7份、改性淀粉20份、复合氨基酸7份、明胶70份;
所述的变性活性炭制备方法为:
①、取用农作物秸秆,将秸秆进行晾晒干燥后,直至秸秆含水率在3-5%后,备用;
②、将秸秆进行挤压软化,直至秸秆中硬质纤维粉软化后,获得软质秸秆,备用;
③、将上述软化后的秸秆投放入炭化炉中,控制炉内温度为600-650℃,高温碳化5-7min后,取出;
④、将上述碳化后的秸秆取出,取秸秆总量10%的小苏打和蒙脱石粉进行搅拌后,混合均匀,然后再次翻拌且加热至85-88℃,出料后,备用;
⑤、将上述步骤4处理后的物料加入水进行搅拌后,加入pH调节剂,进行调节直至pH值为7以下后,获得膏料,低温冻干后,获得冻干粉剂,即可获得。
所述的改性淀粉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