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6473.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栾振华;仇少帅;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23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负荷 线性 变化 试验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方法,包括:在试验的降功率阶段,提前开始稀释;当试验降至最低功率时,保持温度控制棒处于低棒位,并控制试验在最低功率停留的时间;在试验的升功率阶段,抑制所述温度控制棒的上提,直到试验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系统。本发明能够制定更具可行性、可量化操作的处理方案,且降低人因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00%FP负荷线性变化试验是压水堆核电机组调试启动阶段难度最大的试验之一,具有负荷变化范围大且变化速率快的特点,其甩负荷风险很高。试验从100%FP以5%FP/min的速率降负荷至15%FP,等待机组主要参数稳定后再以5%FP/min的速率升回100%FP,试验过程中不能触发反应堆保护动作。试验降功率阶段一回路(反应堆回路)偏热,在负荷低于50%FP后轴向功率偏差保护也已被闭锁,风险较低。然而在升功率阶段,由于低功率停留阶段氙毒快速增长、开始升功率后温度控制棒和功率控制棒快速上提,导致轴向功率偏差△I向右移动,同时温度控制棒上提超出调节带上部后失去调温能力,导致一回路过冷不断恶化。因而试验升功率阶段受到一回路过冷甩负荷和轴向功率偏差超出运行区甩负荷的双重制约,是对机组堆机协调控制能力的最大考验。
现有技术为满足100%FP负荷线性变化试验过程中不触发甩负荷,在试验过程中根据机组过冷趋势以及轴向功率偏差变化趋势,采用硼化或稀释以及增减校正因子的方法,保证机组不触发一回路过冷甩负荷或轴向功率偏差超出运行区甩负荷。
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在负荷线性变化试验过程中对一回路的过冷以及轴向功率偏差变化进行干预,但由于对一回路的过冷以及轴向功率偏差的干预效果有一定的延迟,完全根据机组过冷趋势以及轴向功率偏差变化趋势进行干预过于依赖操作员的技能,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一回路过冷甩负荷或轴向功率偏差超出运行区甩负荷逻辑。而且这种根据趋势进行干预的方法也不具备系统性,不能量化和标准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试验过程受到一回路过冷甩负荷和轴向功率偏差超出运行区甩负荷的双重制约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制定更具可行性、可量化操作的处理方案,且降低人因风险。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负荷线性变化试验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试验的降功率阶段,提前开始稀释;具体包括:在试验的降功率阶段,当降负荷至35%FP时,开始大流量稀释,以平衡氙毒;稀释流量为20m3/h,稀释量为8m3;
当试验降至最低功率时,保持温度控制棒处于低棒位,并控制试验在最低功率停留的时间;所述当试验降至最低功率时,保持温度控制棒处于低棒位,具体包括:当试验降负荷至15%FP时,根据反应堆回路的过冷情况,降低汽机功率;在反应堆功率跟随所述汽机功率降低后,增加所述反应堆功率,以平衡汽机回路和反应堆回路,使所述温度控制棒保持低棒位;所述控制试验在最低功率停留的时间,具体包括:当试验降至最低功率时,氙毒快速增长,控制试验在最低功率停留的时间为8min,以降低氙毒效应;
在试验的升功率阶段,抑制所述温度控制棒的上提,直到试验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增加所述反应堆功率,具体包括:
通过增加功率控制棒的校正因子来干预所述功率控制棒的棒位,从而增加所述反应堆功率。
优选地,所述汽机功率分五次进行降低,且每次降低10MW。
进一步地,所述在试验的升功率阶段,抑制所述温度控制棒上提,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