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根腐病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5696.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涂县海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水稻 根腐病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根腐病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蒸煮,将豆粕、大豆秸秆、西瓜藤、稻壳、葡萄叶、鸡粪等有机原料进行粉碎混合进行蒸煮处理;(2)菌剂制备,混合菌种接种至蔗糖溶液中分别进行γ射线和紫外光交替照射,将存活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后得变异菌种;(3)发酵,向蒸煮有机料中加入变异菌种,混合后置于发酵罐进行发酵;(4)制粒,将发酵有机料进行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经制粒机加工后制得有机肥颗粒;(5)包衣,向发酵液中加入多聚糖和羟乙基纤维素,搅拌混合后将有机肥颗粒浸入,取出后烘干制得水稻有机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水稻根腐病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根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疾病,其会导致水稻叶片萎缩、根部腐烂,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水稻容易倒伏,甚至大面积死亡现象;根腐病主要由腐霉、镰刀菌、疫霉等多种病原侵染引起,根部长期浸渍在水中、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为真菌滋生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一般采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等农药对根部喷洒进行防治,但是,有水的稻田药剂对土壤的渗透能力有限,并且容易随稻田水流失,很难对水稻根腐病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持久为水稻提供肥料的供给的作用,还可缓解稻田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程度,对土壤起到改良作用;但是,有机肥一般只提供营养成分供给,并不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向有机肥中加入农药成分起到抗菌杀虫效果,其实际效果性与喷洒农药相同,并不能解决农药对土壤渗透作用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水稻根腐病一般采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等农药对根部喷洒进行防治,但是,有水的稻田药剂对土壤的渗透能力有限,并且容易随稻田水流失,很难对水稻根腐病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有机肥并不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向有机肥中加入农药成分起到抗菌杀虫效果,其实际效果性与喷洒农药相同,并不能解决农药对土壤渗透作用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水稻根腐病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水稻根腐病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蒸煮:将豆粕、大豆秸秆、西瓜藤、稻壳、葡萄叶、鸡粪等有机原料进行粉碎混合,放入蒸馏层先在120-124℃加热处理15-18min,对所携带的致病菌起到杀死作用,然后降温至80-90℃蒸煮50-60min,提高有机料的熟化和发酵降解程度,烘干后得蒸煮有机料;
(2)菌剂制备:混合菌种接种至蔗糖溶液中分别使用辐照强度20-30雷姆的γ射线和光照强度210-230lux紫外光交替照射2-3h,交替频次1次/10min,可产生具有较高抗生素代谢能力的菌种,将存活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后得变异菌种,并把发酵液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发酵液,其中含有多种抗生素;
(3)发酵:向蒸煮有机料中加入其质量3%-4%的变异菌种,混合后置于发酵罐进行发酵,先在温度25-28℃条件发酵48-50h,对有机料进行充分降解,提高有机肥肥力,然后然后交替在温度5-7℃和37-40℃发酵14-16h,交替频次为1次/20min,可促进微生物产生抗逆性反应,提高微生物发酵后期产生抗生素的含量,制得发酵有机料;
(4)制粒:将发酵有机料进行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经制粒机加工后制得有机肥颗粒;
(5)包衣:向发酵液中加入其质量4%-6%的多聚糖和其质量2%-3%的羟乙基纤维素,搅拌混合后将有机肥颗粒浸入8-12S,在有机肥颗粒表面形成抗菌防护层,提高有机肥的抗菌杀虫效果,取出后烘干制得水稻有机肥。
步骤(1)所述的有机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豆粕30-40份、大豆秸秆21-24份、西瓜藤15-18份、稻壳11-14份、葡萄叶8-12份、鸡粪7-10份、泥炭土5-8份、腐殖酸4-7份、海贝粉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涂县海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当涂县海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