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宽高比矩管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5497.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盛珍剑;阮建刚;朱成松;张尧;魏鹏;段军科;雷浩;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江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8 | 分类号: | B21C37/08;B21C37/15;B21C37/30;B23K2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41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弯型钢辊式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宽高比(宽高比超过4.0)矩管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产品的使用领域拓宽、使用环境变化,对冷弯构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提升产品截面对称性、明确产品使用面、产品表面“零”划伤要求等。超大宽高比矩管就是此类型冷弯产品,一般冷弯轧机架次少,传统的直接成方成型方法、圆成方成型方法无法达到产品质量目标要求:参见图1,传统直接成方成型方法,在窄面冷弯过程时,将导致产品冷弯不充分,关键部位为空弯状态,增大焊接后精整难度,产品截面形状对称性无法有效控制。参见图2,圆成方成型方法,通过粗成型部位冷弯成圆,焊合后按照产品要求形状进行精整,因传统轧机定径架次较少,在确保产品精确成型过程当中,单架次变形量大,极易使产品表面产生划伤现象,无法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可见,利用传统冷弯轧机制造表面要求质量高、形状对称性好、焊接稳定的超大宽高比产品工艺方案难度大,传统直接成方、圆成方技术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预期质量目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宽高比矩管成型方法,该方法能加强冷弯过程实弯效果、降低定径部分精整难度、确保“零”划伤。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大宽高比矩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成型阶段,采用辊花设计,遵循展宽不变原理,通过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以相连接的方式,逐步完成从平板到“类椭圆管”的成型;
在挤压焊合阶段,焊接方式采用四辊挤压方式进行,确保焊接过程稳定性;
在定径阶段,定径部位采用平立组合多架次精整,确保由椭圆管变为客户需要的产品形状;
在成型阶段和定径阶段,释角值为30°~40°,以防止表面划伤,确保产品表面质量。
按上述方案,在成型阶段,采用平立交替,均匀角度变形原理,其变形角度按照25°~30°变化,封闭成型过程从大到小逐步变化,弧与弧之间采用平滑过渡方式相连(非相切),解决实弯不足的问题。
按上述方案,为确保焊接、椭圆更加饱满,便于后期整形,在挤压焊合阶段,展宽按照中心层不变原理进行设计,超大宽高比矩管带宽定径余量增大至1.5-1.8倍壁厚,较大带宽能确保焊接过程外毛刺刨除稳定性。在挤压焊合阶段,需解决好外毛刺刨除光滑度。
按上述方案,在定径阶段,为确保降低精整过程划伤产生,采用5架平辊与3架立辊精整组合方式进行精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类椭圆”成型法,使冷弯粗成型后形成一个“类椭圆”,使产品满足形状对称、表面“零”划伤的要求;
在挤压焊合阶段采用四辊挤压方式进行焊接,以确保产品的对称性及焊接稳定;
在定径阶段采用平立交替组合,以增加变形量道次,降低单道次变形量,减少回弹,避免划伤;
在成型阶段和定径阶段采用30°~40°的释角,能有效避免划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产品(超大宽高比矩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传统直接成方原理图;
图3为传统圆成方原理图;
图4为“类椭圆”成型方法原理图;
图5为“类椭圆”辊花变形示意图;
图6为定径阶段的平立组合成型,其中,图6a为定径平辊整形,图6b为定径立辊整形;
图7为成型阶段的变形示意图;
图8为定径阶段的辊花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3-图8,一种超大宽高比矩管成型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开卷→上料→剪切→对焊→打钢印→成型→挤压焊合(高频焊接)→冷却→定径→矫直→锯切→打包收集→入库;
在成型阶段,采用辊花设计,遵循展宽不变原理,通过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以相连接的方式,逐步完成从平板到“类椭圆管”的成型;且在成型阶段,采用平立交替,均匀角度变形原理,其变形角度按照25°~30°变化,封闭成型过程从大到小逐步变化,弧与弧之间采用平滑过渡方式相连(非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江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江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