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3343.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利;周渝生;杨东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利;周渝生;杨东盈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钢边棒料 节能 绿色 加工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所述加工技术依次包括光谱分拣、校直、电加热、压延/锻压成型以及切剪五个环节,其中:光谱分拣:将贵重金属分拣出去再利用;校直:分拣过后的钢材料进行整平拉直处理;电加热:均匀电加热校直后的钢材料;压延/锻压成型:轧制加热后的钢材料使其达到产品需求的厚度,通过工作辊将压延后的钢材料辊压成型,使其成为工艺需要的形状;切剪:将处理后钢产品进行修边、去除毛刺。有益效果:更好的回收和利用了废旧钢材料,且将经济价值更高的贵金属提前分拣出去,提高了经济效益;流程操作合理,低成本,低能耗,安全性能高且经济环保,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原材料加工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用于加工钢材的工艺均为热轧工艺,但是传统的热轧采用的是燃煤炉,此种热轧工艺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较高,容易出现伤人事故,而且加工后的钢材表面质量较差,可以说淘汰此种燃煤炉热轧的操作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现有的废钢原料回收利用的技术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一,回收利用率较低,二,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使得终端产品质量欠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钢原料加工回收利用效率低、耗能高、污染大以及产品品质较低等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
其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所述加工技术依次包括光谱分拣、校直、电加热、压延/锻压成型以及切剪五个环节,其中:
光谱分拣:将贵重金属分拣出去再利用;
校直:分拣过后的钢材料进行整平拉直处理;
电加热:均匀电加热校直后的钢材料;
压延/锻压成型:轧制加热后的钢材料使其达到产品需求的厚度,通过工作辊将压延后的钢材料辊压成型,使其成为工艺需要的形状;
切剪:将处理后钢产品进行修边、去除毛刺。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环节中采用中频感应炉进行加热处理,所述中频感应炉温度由钢材料进入后逐步提高至在115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钢材料在中频感应炉温度达到1150摄氏度后,钢材料进入压廷/锻压成型环节中的煅压机以及轧钢机中,进行锻压与轧钢成型。
优选的,所述压延/锻压成型环节中的轧钢机采用双排机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切剪环节中的切剪机周围还通过光栅防护装置布置有防护射线。
本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相比较传统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更好的回收和利用了废旧钢材料,且将经济价值更高的贵金属提前分拣出去,提高了经济效益;
2.流程过程中不产生多余杂质,保证产品质量;
3.流程操作合理,低成本,低能耗,安全性能高且经济环保,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废旧钢边棒料的节能绿色加工技术,所述加工技术依次包括光谱分拣、校直、电加热、压延/锻压成型以及切剪五个环节,其中:
光谱分拣:将贵重金属分拣出去再利用;
校直:分拣过后的钢材料进行整平拉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利;周渝生;杨东盈,未经王国利;周渝生;杨东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部件二次脱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