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破碎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276.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钱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贤峰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2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刘鸿运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塑料 部件 破碎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称为报废汽车,汽车的生命周期一般为8~15年,国家规定汽车报废后各省市设有专门机构进行回收拆解,金属件除了修复和回用外,其他可以运送至钢铁厂以及铝熔炼企业进行回熔再利用,但非金属材料构件则难以进行处理,由于塑料汽车零部件具有减少金属用量,降低车身重量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外装饰件、内装饰件、功能结构零件等,塑料将会越来越多的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已成定势,但随着塑料用量的日益增加,废弃塑料也会不断增多,废品填埋和焚烧也会产生大量的城市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将废物资源化,变废为宝,因此,汽车塑料废弃件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现有的报废汽车塑料部件输送过程中占用大量空间,输送不方便,因从通常要对报废汽车塑料部件进行破碎处理,现有的报废汽车塑料部件破碎装置存在破碎不彻底、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破碎彻底、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报废汽车塑料部件高效破碎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破碎回收装置,解决了原有设备操作复杂,维护困难,并且破碎不彻底、工作效率低、无法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连通有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的顶部连通有送料斗,所述送料管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防溅射装置,所述箱体内壁中部的左右之间固定连接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连通有出料口,所述横隔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横隔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电机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表面的下部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尘防护箱,所述转动柱贯穿防尘防护箱内壁的顶部并与箱体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位于防尘防护箱外部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破碎摆锤,所述两防尘防护箱相对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开关阀门,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支撑连接柱,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研磨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后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椭圆凸轮。
优选的,所述防溅射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侧与送料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送料管道的内壁且位于转动连接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固定块,所述转动连接件远离送料管道内壁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护转动板,所述防护转动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三角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碎研磨装置包括固定外框,所述固定外框内壁底部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动柱,且滑动柱的底部贯穿固定外框内壁的底部并延伸至固定外框的外部,所述滑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的底部与椭圆凸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与固定外框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滑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顶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顶部贯穿固定外框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外框的上部,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粉碎研磨棒。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中心位置连通有排出通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破碎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贤峰,未经钱贤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