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162.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永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02 | 分类号: | F24D1/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付强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筒 供暖室 暖气管 输水管 电磁加热器 供热锅炉 内侧壁 通气孔 热电 地板 进水口连接 温度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侧壁连接 间隔均匀 控制面板 外接水源 出气口 控制阀 输气管 侧壁 底端 省时 省力 镶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包括供热筒和供暖室,所述地板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地板的下方设置有暖气管,且所述通气孔与暖气管相连通,所述暖气管的一侧通过输气管连接供热筒的出气口,所述供热筒内部底端设置有电磁加热器和PLC控制器,所述供热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液位传感器,所述供热筒的内侧壁上还镶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热筒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口连接输水管,且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供暖室的侧壁连接外接水源,所述供暖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采用PLC控制器控制水的添加和电磁加热器功率的大小,方便人们的控制,省时省力,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
背景技术
地热供暖系统是最舒适的采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步下降,这种温度曲线正好符合人的生理需求,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受。同时,地暖可促进居住者足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能力。而现有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结构单一,且不易控制,而且需要人工定期添加水资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结构单一,不易控制,而且需要人工定期添加水资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一定麻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包括供热筒和供暖室,所述供热筒安装于供暖室的下方,且通过地板隔开,所述地板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地板的下方设置有暖气管,且所述通气孔与暖气管相连通,所述暖气管的一侧通过输气管连接供热筒的出气口,所述供热筒内部底端设置有电磁加热器和PLC控制器,所述供热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液位传感器,分别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供热筒的内侧壁上还镶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热筒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口连接输水管,且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供暖室的侧壁连接外接水源,所述供暖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触摸显示屏、电源开关和电磁加热器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供热筒的上端,且位于出气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供热筒的下端,且位于电磁加热器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板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海绵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和电磁加热器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摸显示屏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磁加热器均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采用PLC控制器控制水的添加和电磁加热器功率的大小,方便人们的控制,省时省力,便于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的供热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地热电暖供热锅炉的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永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永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