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146.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波;牛成成;杨睿;陈泽帅;韩晓川;金宇杰;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08;A61G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人 上车 轮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它包括折叠式的轮椅框架,轮椅框架上还设有抬升机构、扶手、坐垫、导轨板、第三电机及控制器,扶手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开关,第三电机与导轨板连接,控制导轨板转动,导轨板不工作时与扶手平行,抬升机构顶部设有滑轨,滑轨与传送板连接,传送板活动设置在轮椅框架上,传送板上设有导轨初段,坐垫放置在导轨初段上,导轨板和扶手设置在轮椅框架两侧,导轨板内侧设有导轨中段,外侧设有导轨末段,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坐垫能在导轨初段、导轨中段及导轨末段上滑动,将人送至汽车座椅上。本发明的轮椅能够实现自动将人送入汽车内,并且能从车内返回到轮椅,大大方便了下半身残疾的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帮助下半身残疾的人自动从轮椅进入轿车的助人上车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而那些下肢不便坐在轮椅上的人在从轮椅到车坐垫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轮椅与车辆转移装置是直接把轮椅搬上车,只是针对某一具体改造后的车辆,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带人进入到车坐垫的轮椅,用以解决下半身残疾人群上轿车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帮助下半身残疾的人自动从轮椅进入轿车的助人上车轮椅。
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包括折叠式的轮椅框架,轮椅框架底脚设有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轮椅框架上还设有抬升机构、扶手、坐垫、导轨板、第三电机及控制器,扶手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开关,第三电机与导轨板连接,控制导轨板转动,导轨板不工作时与扶手平行,抬升机构顶部设有滑轨,滑轨与传送板连接,传送板活动设置在轮椅框架上,在抬升机构作用下,传送板能在轮椅框架上上下滑动,传送板上设有导轨初段,坐垫放置在导轨初段上,导轨板和扶手设置在轮椅框架两侧,导轨板内侧设有导轨中段,外侧设有导轨末段,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坐垫能在导轨初段、导轨中段及导轨末段上滑动,将人送至汽车座椅上。
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抬升机构包括设置气缸底座和滑轨,气缸底座安装在轮椅框架底部,气缸和支撑块设置在气缸底座的相对两侧上,气缸的气缸杆、支撑块及滑轨上均设有滑块,滑轨上设有两个滑块,滑块上设有轴承支座,一组铝杆交叉连接构成多个连接的剪刀叉结构,剪刀叉结构的底部两根铝杆端头分别安装在气缸的气缸杆和支撑块的轴承支座上,顶部两根铝杆端头分别安装在滑轨上的轴承支座上、滑轨上设有传送板,传送板活动安装在轮椅框架上,并抬升机构的作用下,传送板能轮椅框架上上下活动,气缸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坐垫由夹持机构、蜗杆、第一光杆、伞齿轮、底板、第一电机、短光杆、后板、支撑板及座板构成,夹持机构为4个,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四角,夹持机构上设有蜗杆,第一光杆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第一光杆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蜗杆上,每根第一光杆中部及短光杆的中部、两端端头及第一电机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伞齿轮,第一电机上的伞齿轮与短光杆中部的伞齿轮啮合,带动短光杆转动,短光杆端头与第一光杆通过伞齿轮啮合连接,第一光杆带动座垫在导轨上滑动。夹持机构的顶部穿出支撑板上方,上板位于夹持机构顶部。
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坐垫由底板两侧设有侧板,后面设有后板,底板、侧板、后板及支撑板连接形成空间,夹持机构、第一光杆、伞齿轮及第一电机位于空间内。
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由基座、摇臂杆、竖直臂、固定槽、弹簧、活动块、固定块、蜗轮和橡胶球构成,基座固定在底板上,基座右下方有滑槽,固定块固定在基座右下端,活动块活动设置在滑槽上,摇臂杆的中间孔和基座上对应的孔通过销轴相连,摇臂杆能以中间孔为轴心进行转动,摇臂杆一端连接活动块,另一端连接竖直臂,固定槽套在竖直臂外起导向作用,弹簧设置在竖直臂顶部,上板安装在弹簧上,活动块、固定块上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蜗轮,蜗轮与橡胶球安装在连接轴底部,蜗轮与蜗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尔夫球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移动终端